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MET异常(MET alteration)包括MET基因第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 14跳突)、MET基因扩增、MET基因点突变(主要是激酶区突变)、MET基因融合及MET蛋白过表达等。NSCLC患者中MET 14跳突的发生率为0.9%~4.0%,目前国内外已有针对MET 14跳突的靶向药物获批上市,晚期NSCLC患者应进行包含MET 14跳突的检测以筛选MET抑制剂靶向治疗获益人群;原发MET基因扩增在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5%,继发MET基因扩增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耐药患者中发生率为5%~50%,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TKI耐药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3%;MET蛋白过表达在NSCLC患者的发生率为13.7%~63.7%。关于MET基因扩增和MET蛋白过表达的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显示出其在MET抑制剂临床治疗中作为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准确检测MET异常是实施MET抑制剂治疗的前提,因MET异常形式和检测方法多,临床检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多,故需进一步梳理和规范。本编写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文献阅读并组织专家讨论,针对MET异常的3种主要类型(MET 14跳突、MET基因扩增和MET蛋白过表达)制定了本共识,以期指导临床MET检测的实践。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WHO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https://gco.iarc.fr/),我国癌症新发病例中肺癌占比约为17.9%,肺癌的死亡占比约为23.8%,均高居首位。自2003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吉非替尼获批以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在近20年有了长足的发展,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除了常见的驱动基因EGFR、KRAS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之外,其他的少见驱动基因如ROS1、RET、MET、HER2、BRAF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