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研究进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37(9) : 1311-1317. 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6.09.024
摘要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综合评价,在临床治疗、药物研究、预防保健、卫生决策和卫生经济评价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内涵、研究概况、测量工具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健康生命质量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引用本文: 李雁楠, 李镒冲, 张梅, 等.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9) : 1311-1317. 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6.09.02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一、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也逐渐发生着改变。1948年WHO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1977年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的Engel提出:"生物医学模式应该逐步演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见,由于现代健康观念的产生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已不再局限于寿命的长短,传统的仅仅关注生命延续与局部躯体功能改善的一些健康评价方法和指标,如生存率、患病率、死亡率、痊愈、好转、无效等己经不能全面表达健康的内涵。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在社会学、伦理学领域分别又译为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而医学领域研究中提到的生命质量一般均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生命质量作为评价健康的手段,能够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反映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并能体现出健康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生命质量考虑到了疾病的现状和预后,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更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健康状况。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