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及相关障碍
强迫症临床特征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8,51(5) : 298-303.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8.05.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DSM-Ⅳ中强迫症诊断标准的87例强迫症患者进行评估,采用Y-BOCS评估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bsessive-Compulsive Inventory-Revised, OCI-R)评估对强迫症状的痛苦感受,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贝克焦虑量表评估抑郁、焦虑症状,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评估儿童期创伤水平,并进行为期16周的药物治疗随访,以Y-BOCS减分率评估治疗是否有效。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临床特征与疗效的相关关系,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5.3%(47/72),晚发强迫症患者(n=47)OCI-R中检查评分高于早发强迫症患者[n=40,(6.3±3.7)分与(3.7±3.3)分;t=-2.50,P=0.016],高创伤强迫症患者(n=52)的OCI-R中强迫思维评分以及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评分均高于低创伤强迫症患者[n=23,(6.8±3.3)分与(4.5±3.5)分,t=-2.14,P=0.038;(23.8±12.1)分与(15.6±5.8)分,t=-3.08, P=0.003]。强迫症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与Y-BOCS减分率呈正相关(r=0.25, 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首次发病年龄进入回归方程(OR=1.15,P<0.05)。

结论

强迫症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越多,强迫思维越严重,首次发病年龄越早,疗效越差。

引用本文: 王佩, 许婷婷, 赵青, 等.  强迫症临床特征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J]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8, 51(5) : 298-303.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8.05.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精神疾病,以侵入性的强迫思维以及重复性的强迫行为主要临床特征。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2%~3%,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然而目前强迫症的病因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发病年龄以及创伤水平等临床特征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等紧密相关。有研究显示相比晚发性强迫症患者,早发性强迫症患者具有更多的精神障碍阳性家族史、病程更长等特点,这进一步提示强迫症是一种异质性较大的疾病,而以发病年龄区分强迫症的临床亚型可能更有助于减少异质性。童年创伤经历主要包括个体在童年期遭受的躯体、情感以及性等方面的创伤,研究显示其可显著增加多种精神障碍如强迫症、社交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等的患病风险。Mathews等研究发现童年创伤经历特别是情感虐待、躯体忽视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基于既往研究结果,我们旨在进一步探索强迫症患者的发病年龄、创伤水平等临床特征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