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验中文版神经精神科生物节律评估访谈(Chinese Version of Biological Rhythms Interview of Assessment in Neuropsychiatry,BRIAN-C)量表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信度及效度。
采用BRIAN-C量表、16项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16-Item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Self-Report,QIDS-SR16)、广泛性焦虑量表(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6项生活质量问卷(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6),对122例抑郁症患者及122名对照者进行施测,分别采用鉴别力指数D、相关性分析评价条目的区分度、同质性,采用Cronbach′s α系数、Spearman-Brown 系数、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efficient,ICC)、重测相关系数评价信度,分别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结构效度、校标效度、预测效度。
条目区分度及同质性分析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onbach′s α系数为0.911,Spearman-Brown系数为0.807;ICC为0.63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75~0.729]、重测相关系数r为0.43(P=0.001);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拟合度指标为:χ2/df=1.937,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of-fit index,GFI)为0.822,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为=0.877,非规范拟合指数(Tucker-lewis index,TLI)为0.855,近似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为0.088;BRIAN-C得分与 QIDS-SR16、GAD-7、SF-6得分均呈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4、0.46、-0.69,均P<0.05);ROC曲线显示区分抑郁症与对照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39(95%CI:0.909~0.970,P<0.05),29分是最佳临界值,其对应的灵敏度为 0.861,特异度为0.926。
BRIAN-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在中国文化背景中有效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生物节律。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生物节律指24 h内周期性的生命活动现象,包括睡眠-觉醒周期、静息-活动周期、进食行为、能量代谢及激素分泌等。生物节律紊乱现象普遍存在于神经和精神科疾病,如抑郁症、双相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生物节律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治疗效果、预后等密切相关,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标准化生物节律评估工具十分有利于推进这一领域的发展。然而,国内可直接用于临床和科研的生物节律评估工具较少,多数仅评估了生物节律中的一项因素(睡眠),却普遍忽略了反映生物节律的其他因素,除外睡眠,生物节律还包含社会节律、活动节律、进食节律等。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全方位、多维度评估生物节律的标准化工具。国外研究者于2009年开发出神经精神科生物节律评估访谈(Biological Rhythms Interview of Assessment in Neuropsychiatry,BRIAN)量表用于神经精神科临床评估生物节律,该量表从睡眠、活动、社会节律、饮食习惯4个维度较为全面地评估生物节律,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已被翻译成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日语、阿拉伯语、波兰语等多个语言版本,但尚无中文版本,故本研究团队引进该量表,并汉化形成“中文版神经精神科生物节律评估访谈(BRIAN-C)”,已登记作品著作权(国作登字-2022-A-10234707)。在诸多神经精神科疾病中,生物节律与抑郁症关系较为密切,中国抑郁障碍协作组指出生物节律紊乱影响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故本研究选择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BRIAN-C的信效度及可行性,从而进一步推进其在临床以及科研当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