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6,15(3) : 319-321.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6.03.023
摘要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绝大多数MG患者经传统治疗(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血浆置换、丙球、免疫抑制剂等)后,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为难治性MG,尚未得到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差。最近研究提示一些新型免疫调节剂、二次胸腺扩大清除术、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对其有效。

引用本文: 雷霖, 笪宇威. 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6, 15(3) : 319-321.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6.03.02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慢性、T细胞依赖,补体、抗体介导的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过去的15~20年内,随着各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不断的涌现,MG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根据2010年欧洲神经病学学会联盟关于MG治疗指南[1],目前较为公认的治疗措施有乙酰胆碱酶抑制、激素、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A级)、血浆置换(B级)、硫唑嘌呤(A级)、环磷酰胺(B级)、环孢素(B级)、酶酚酸酯(B级)、胸腺切除术(B级)、他克莫司(C级)。然而,仍有10%患者对这些治疗措施效果差,只能达到部分缓解或不能耐受副作用,称之为难治性MG。难治性MG目前采用以下标准:(1)对传统免疫抑制剂足量足疗程的治疗无效;(2)不能耐受传统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3)需大剂量使用副作用大的药物;(4)同时合并一些疾病,不宜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剂;(5)需反复使用免疫球白或血浆置换等短期治疗措施;(6)MG危象反复出现;(7)伴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cle-specif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MuSK)抗体阳性的MG[2]。难治性MG预后较差,目前没有统一的治疗策略,但是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新型免疫调节剂,如单克隆抗体、依那西普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可能对难治性MG有效;二次胸腺扩大切除术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也有效。本文对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