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干眼症的疗效评价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0,22(3) : 172-179. DOI: 10.3760/cma.j.cn115909-20191222-00339
摘要
目的:

评价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相关干眼症的疗效,并与单纯人工泪液治疗比较。

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伴有干眼症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cGVHD-DE),随机分为他克莫司(TAC)组和玻璃酸钠(SH)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步诊断、发病时间,并记录发病前及治疗后2周、治疗后2个月时患者的视力(VA)、眼表疾病指数(OSDI)、角膜荧光素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结果,采用Keratograph 5M测量患者的泪河高度(TMH)、首次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f),结膜充血程度和睑板腺萎缩程度(睑板腺红外成像)等4个干眼相关的客观指标。比较分析0.1% TAC滴眼液治疗cGVHD-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采用方差分析、Firedman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21例(42眼),TAC组11例,SH组10例。2组性别构成、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各项干眼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TAC组OSDI评分(t=3.99,P=0.003)和双眼NIBUTf(右眼t=2.30,P=0.044;左眼t=2.42,P=0.034)以及SH组的OSDI评分(t=3.20,P=0.011)和右眼NIBUTf(t=2.46,P=0.036),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治疗2个月后,TAC组所有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而SH组中,OSDI、FL、TMH、NIBUTf和结膜充血程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泪液分泌功能和睑板腺功能与基线比较无明显改善。治疗2个月后,TAC组与SH组进行比较,除FL外,其余干眼相关参数TAC组均较SH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研究期间TAC组和SH组均未发生明显眼部并发症。

结论:

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cGVHD-DE安全有效,眼表分析仪有助于此类患者病情的评估和随访。

引用本文: 唐旭园, 夏建华, 吴琴, 等.  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干眼症的疗效评价 [J]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0, 22(3) : 172-179. DOI: 10.3760/cma.j.cn115909-20191222-0033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522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与其相伴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则是移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10%~80%。GVHD根据术后临床表现及发病时间分为急性(aGVHD)和慢性(cGVHD)两种,二者均可累及多器官系统。眼为cGVHD最常见靶器官之一,其中60%~90%眼部受累者出现干眼症(Dry eye associtated with 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DE),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虽然GVHD机制均未完全明确,但大部分学者同意与T细胞免疫相关。cGVHD-DE是继发于机体全身免疫系统紊乱后由病理性T细胞介导的眼局部损害,可引起泪腺炎症、纤维化,泪液分泌量明显下降,因此治疗上除人工泪液对症治疗外,常需联合抗炎治疗。而免疫抑制剂滴眼液治疗各类重症干眼,包括cGVHD-DE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