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策略研究与应用进展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51(9) : 922-929. DOI: 10.3760/cma.j.cn112148-20230517-00278
摘要

卒中预防和节律控制是心房颤动综合管理的两大基石,对于同时具备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指征的心房颤动患者,可以在进行导管消融的同期联合进行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现有研究显示,此术式安全可行有效;但也有小样本研究提示术后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争议,包括左心耳封堵残余分流发生率以及卒中事件;且目前尚缺乏统一术后抗栓治疗方案。在经验丰富的中心,对部分有选择的患者,房颤一站式手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但尚需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此术式的远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筛选获益人群、确立术后安全有效的抗栓管理方案。

引用本文: 张澎湃, 李毅刚.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策略研究与应用进展 [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9) : 922-929. DOI: 10.3760/cma.j.cn112148-20230517-0027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702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死亡率。据国内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房颤的粗患病率为2.3%,成人房颤标准化患病率为1.6%,估算中国现有超2 000万的房颤患者。在房颤的综合管理中,卒中预防和基于导管消融的节律控制是房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导管消融在房颤节律控制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无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导管消融可以减少房颤术后卒中风险,国际、国内指南建议在导管消融后仍需根据患者卒中风险进行长期抗凝治疗。左心耳封堵对于卒中高危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越来越多地被证实,是不适合长期口服抗凝治疗患者的有效替代措施。对于部分同时具有导管消融以及左心耳封堵术适应证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同期行左心耳封堵是合理的,我国2021年房颤专家共识对此作Ⅱb类推荐。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