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目前主流的两种角膜屈光手术,已经过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出满意的效果。FS-LASIK和SMILE两种手术相比,术后短期裸眼及矫正远视力方面均表现良好,其安全指数、有效指数、可预测性在不同研究中略有差别;在客观视觉质量方面,更多研究显示SMILE较FS-LASIK术后引入了更小的像差,且在调制传递函数和散射指数方面表现更好;而术后远期的屈光稳定性和视觉质量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97-501)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我国是角膜屈光手术开展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高视觉质量的需求,手术人数仍不断增加。目前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 1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是主流的两种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也得到研究证实。然而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即使获得了较好视力仍有视觉疲劳、光学干扰等抱怨,仅以视力评价角膜屈光手术效果忽略了患者的主观感受及客观生物物理表现是远远不够的。屈光手术不仅应为患者带来视力提升,更应着眼于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后者可以更综合地反应成像质量、光学干扰大小等,也是评价屈光手术的综合指标,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认识,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前提下,为患者带来清晰、舒适的视觉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