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三种测量方法对下颌平面角判断影响的探究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2,29(4) : 196-200. DOI: 10.3760/cma.j.cn115797-20220511-22404
摘要
目的

探究3种不同定义的下颌平面MP(G)(颏顶点Gn与下颌角点Go连线)、MP(T)(下颌下缘最低部的切线)、MP(Me)(过颏下点Me与下颌角下缘切线)对下颌平面角测量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正畸科初诊患者400例,测量分析头侧位片并进行高、低角筛选,分析影响下颌平面角测量的相关因素。

结果

①在MP-SN组和MP-FH组中,MP(T)所成下颌平面角与MP(G)、MP(Me)所成下颌平面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G)-SN:37.00°±6.25°,MP(T)-SN:39.44°±7.08°,MP(Me)-SN:37.04°±7.12°;MP(G)-SN vs MP(T)-SN:P<0.001,MP(T)-SN vs MP(Me)-SN:P<0.001;MP(G)-FH:28.21°±5.58°,MP(T)-FH:30.65°±6.35°,MP(Me)-FH:28.25°±6.40°,MP(G)-FH vs MP(T)-FH:P<0.001,MP(T)-FH vs MP(Me)-FH:P<0.001],而MP(G)与MP(Me)所成下颌平面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G)-SN vs MP(Me)-SN:P=0.653;MP(G)-FH vs MP(Me)-FH:P=0.620];②MP(G)、MP(T)、MP(Me)平面在MP-SN、MP-FH两组组内及组间筛出高角、低角病例数不一致;③高角组中,MP(G)-FH与颏部形态无明显相关性(颏厚度/颏高度:r=-0.090,P=0.381;颏角:r=-0.135,P=0.189);低角组中,MP(Me)-FH与颏部形态无明显相关性(颏厚度:r=-0.258,P=0.194;颏角:r=-0.229,P=0.109;颏前点高度/颏高度:r=-0.318,P=0.100)。

结论

医师在诊断分析中应注意MP(T)、MP(G)、MP(Me)所构成的下颌平面角存在差异,同组中MP(T)所构成的下颌平面角最大,MP(G)与MP(Me)所构成下颌平面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可将MP(G)-FH、MP(Me)-FH分别作为筛选高角、低角病例时测量下颌平面的参考指标。

引用本文: 卢云, 刘世杰, 李佳伦, 等.  三种测量方法对下颌平面角判断影响的探究 [J] .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2, 29(4) : 196-200. DOI: 10.3760/cma.j.cn115797-20220511-224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下颌平面角由下颌平面(mandibular plane,MP)与眶耳平面(frankfort horizontal plane,FH)或前颅底平面(sella nasion plane,SN)的交角组成,是正畸诊断分析、治疗及预后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也被认为是评估垂直向最可靠的指标。已有研究认为下颌平面角受SNB、Y轴角、前后面高比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受SN-FH角度变化影响。下颌平面不同确定方法是否会影响下颌平面角大小测量以及对高低角的筛选,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此外,颏部形态在不同垂直骨面型存在差异;颏部高度与厚度不同对颏顶点(gnathion,Gn)、颏下点(menton,Me)以及下颌前下部切线均有影响,是否亦会影响下颌平面角尚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