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损害的关系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3) : 250-254.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3.013
摘要
背景

应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客观指标对青光眼进行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关于青光眼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研究已不少见,但早期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结构损伤与功能损害的关系研究鲜有报道。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网膜结构损害与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的POAG患者95例95眼,同期收集41位正常人的41眼作为对照。分别采用RTVue-10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Cirrus HD-OCT测量仪测量受检眼视网膜结构变化,包括视盘全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Avg)厚度和黄斑区平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Avg)厚度;采用Humphrey视野平均偏差(MD)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明视负波反应(PhNR)评估受检眼视网膜的功能变化。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POAG患者视网膜结构变化值和功能变化值的关系。

结果

POAG组患眼MD值、GCC-Avg、RNFL-Avg和PhNR振幅值分别为(–10.82±9.87)dB、(75.07±12.29)μm、(69.09±12.96)μm和(28.38±11.52)μV,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68±1.72)dB、(97.17± 4.82)μm、(102.51± 8.74)μm和(49.61±11.01)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49、11.118、–15.061、9.956,均P=0.001)。受检者GCC-Avg厚度与MD值间呈二次曲线变化关系,其回归模型的R2值为0.595(F=97.089,P<0.001);GCC-Avg厚度与PhNR振幅间呈直线变化关系,回归模型的R2值为0.437(F=103.413,P<0.001);RNFL-Avg厚度与MD值、PhNR振幅分别呈二次曲线和直线相关关系,R2值分别是0.606(F=101.666,P<0.001)和0.454(F=54.983,P<0.001)。

结论

POAG患眼GCC厚度和RNFL厚度与MD值均呈曲线变化关系,而与PhNR振幅呈直线变化关系,RNFL厚度与MD值和PhNR振幅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略高于GCC厚度与MD值和PhNR振幅的回归模型。

引用本文: 樊宁, 黄丽娜, 申晓丽, 等.  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损害的关系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3) : 250-254.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3.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6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青光眼的病理损害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凋亡,慢性青光眼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视野光敏感度的下降和RGCs丢失的数量呈线性相关,标准自动视野计检测的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呈曲线拟合关系,说明MD及RNFL厚度的改变在青光眼的病程中并非是同步发展的,这给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监测带来了困扰。用频域OCT测量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厚度和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明视负波反应(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是评估青光眼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参数。本研究分析GCC厚度、RNFL厚度与PhNR振幅、MD值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中的变化,探讨POAG患者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损害的关系。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