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DisGoVisc黏弹剂与透明质酸钠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比较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4) : 367-37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4.016
摘要
背景

眼科黏弹剂在白内障术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单纯透明质酸钠产品是目前中国广泛应用的黏弹剂之一。近年来新型黏弹剂,如DisCoVisc的出现为白内障术中黏弹剂的使用提供了新的选择,但临床上2种黏弹剂是否可以替代使用,相关研究很少。

目的

比较DisCoVisc黏弹剂和透明质酸钠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8例143眼,包括按Emery-Little分级的非硬核患者(Ⅱ~Ⅲ级核)67例78眼和硬核患者(≥Ⅳ级核)51例65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非硬核患者和硬核患者随机分为DisCoVisc组和透明质酸钠组,非硬核组和硬核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匹配。2个组患者术中分别使用DisCoVisc黏弹剂和质量分数1.7%透明质酸钠,比较2个组间术中超声乳化时间(UST)、累计释放能量(CDE)以及植入IOL后抽吸清除黏弹剂的时间。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个组患者的视力、眼压、角膜水肿情况、中央角膜厚度(CCT)及中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结果

非硬核患者及硬核患者中,DisCoVisc组与透明质酸纳组间术中UST、CDE、黏弹剂抽吸时间及术后眼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硬核患者2个组间术后不同视力的眼数分布、角膜水肿情况、CCT及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硬核患者DisCoVisc组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眼数的比例为72.7%,明显高于透明质酸钠组的46.9%,DisCoVisc组角膜水肿的比例为18.2%,明显低于透明质酸组的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4,P=0.033;χ2=4.986,P=0.026);术后第1天,DisCoVisc组CCT值为(576.60±39.05)μm,明显低于透明质酸钠组的(597.82±44.25)μm,DisCoVisc组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2.56±5.46)%,明显低于透明质酸钠组的(19.61±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4,P=0.038;t=3.131,P=0.004)。

结论

DisCoVisc应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对于晶状体核硬度较大的患者,DisCoVisc较单纯透明质酸钠具有更好的效果且术后早期并发症更少。

引用本文: 王科华, 夏晓波. DisGoVisc黏弹剂与透明质酸钠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比较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4) : 367-37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4.01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在白内障术中,眼科黏弹剂的应用可保护角膜内皮细胞,维持前房深度,且有助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的顺利植入。DisCoVisc是新型的黏性分散型黏弹剂,其成份为质量分数1.6%透明质酸钠和质量分数4%硫酸软骨素[1]。目前中国白内障手术中应用较广泛的黏弹剂是以1.7%透明质酸钠为代表的单纯透明质酸钠类,DisCoVisc类黏弹剂的应用效果鲜见报道。本研究将DisCoVisc应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折叠型IOL植入术,并以1.7%透明质酸钠作为对照,为白内障术中黏弹剂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