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实时荧光探针定量PCR法在坏死性基质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5) : 446-450.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5.012
摘要
背景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眼表疾病,复发率高,重者可致盲,尤其是坏死性基质型HSK。以往对坏死性基质型HSK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

目的

检测坏死性基质型HSK角膜上皮组织和泪液中单纯疱疹病毒(HSV)DNA的表达,为坏死性基质型HSK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纳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诊断为坏死性基质型HSK患者30例30眼,裂隙灯显微镜下对临床症状进行炎症评分,予以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8周后,全身用药改为维持量治疗6个月,收集其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和8周的病变区角膜上皮组织和泪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探针定量PCR(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角膜上皮组织和泪液标本中HSV的浓度和阳性率,2种组织中HSV阳性率的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水平混合效应模型比较初诊时角膜上皮组织和泪液中HSK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患眼在各随访时间点HSV的浓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患眼治疗前角膜上皮组织中病毒浓度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本组30眼治疗前角膜上皮组织和泪液标本中real-time PCR诊断HSV阳性者分别为13例和4眼,阳性率分别为46.4%和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1、2和4周,角膜上皮组织中HSV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3、0.004),治疗后6周和8周,均未诊出HSV;而治疗后1周和2周泪液中HSV阳性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583),治疗后4周均未检测出HSV。治疗前30例患者中13例角膜上皮组织和泪液标本HSV阳性者病毒浓度分别为2 460(2 165~636 500)/ml和0(0~1 150)/ml。多水平混合效应模型显示,泪液标本中病毒浓度显著低于角膜上皮组织(P=0.005),随着治疗的进行,病毒浓度显著下降(P=0.001),且角膜上皮组织与泪液中下降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秩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角膜上皮组织中病毒浓度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值之间呈正相关(rs=0.844,P=0.000)。

结论

Real-time PCR可检测HSK患眼角膜上皮组织中和泪液中HSV的表达,但病变区角膜上皮组织的检测有较高的检出率。治疗前病变区角膜上皮组织较高的病毒浓度者病变更为严重。

引用本文: 马君鑫, 王林农, 周如侠, 等.  实时荧光探针定量PCR法在坏死性基质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5) : 446-450.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5.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复发率和致盲率高,是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1],主要致病菌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type 1,HSV-1)。基质型HSK又分为坏死性基质型HSK和免疫性基质型HSK,其中坏死性基质型HSK的治疗尤其棘手[2]。目前,该病的确诊主要依据病史和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因其临床表现复杂,不规范或长期局部用药可导致症状不典型而难以确诊[3]。Hlinomazová等[4]和Kakimaru-Hasegawa等[5]通过实时荧光探针定量PCR(real-time PCR)在HSK患者的角膜上皮、泪液和房水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HSV-1的存在,但real-time PCR对坏死性基质型HSK的检测结果少有报道。本研究探讨real-time PCR诊断坏死性基质型HSK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评估real-time PCR在坏死性基质型HSK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