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近视眼配戴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与NUV型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6) : 537-540.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6.012
摘要
背景

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近视的效果较好,适合高度近视及屈光参差而不方便佩戴框架眼镜者,理论上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有更好的视觉质量,但是很多文献报道角膜接触镜导致泪膜异常,甚至角膜、结膜发生病变,因而,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关注。

目的

比较近视患者佩戴非球面和NUV型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纳入2012年7—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就诊的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近视受试者70例14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配戴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和NUV型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分别记录2个组受试者配戴15 min、1周、2周、1个月时镜片的表面特性、矫正视力以及受试者眼部体征和主观症状评分,对2种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结果

2个组受试者配戴15 min、1周、2周、1个月2种角膜接触镜前表面吸湿度、前表面沉淀物和后表面沉淀物均为0分。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及戴镜后各时间点的矫正视力均≥1.0。2个组受试者戴镜各时间点不同眼部症状评分为2~3分的眼数均为0,试验组各时间点睑结膜充血和角膜缘充血评分为1分的眼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时间点2个组间不同角膜点状染色评分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受试者戴镜各时间点不同眼部主观症状评分为2~3分的眼数均为0,试验组各时间点异物感为1分的眼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6、0.005、0.005),各时间点试验组视力清晰程度和视力稳定性为1分的眼数虽均多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表面特性及矫正视力效果与NUV型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相同,但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眼部不良反应稍重于NUV型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

引用本文: 王洪格, 万霞, 王亚玲, 等.  近视眼配戴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与NUV型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6) : 537-540.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6.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6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301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近视的效果较好,适合高度近视及屈光参差而不方便佩戴框架眼镜者,理论上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有更好的视觉质量,但是很多文献报道角膜接触镜导致泪膜异常,甚至角膜、结膜发生病变,因而,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关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杭州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研制)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合格报告编号:G20110423),本研究主要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试读结束,后阅读更多内容。注册新用户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全文的内容
  • 绑定机构账号,免费阅读本篇文章
  • 购买本篇文献,获得本篇文章的阅读权限
  • 购买本期,获得本期所有论文的阅读权限
  • 成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期刊会员,订阅本刊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