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单眼深度知觉对调节反应的影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6) : 519-524.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6.009
摘要
背景

平面画面中有多种视觉线索构成深度或距离感知信息,但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是哪些深度线索对人眼的调节起主要作用,以及注视距离的不同是否使这种影响存在差异。

目的

研究不同距离的单眼空间深度感知对人眼调节反应的影响,分析线性透视和大小知觉恒常性深度线索对调节反应水平及波动幅度所起的作用。

方法

运用FLASH软件设计4组视标,视标1为静止环形图案;视标2包含大小知觉恒常性深度线索,动态表现从远至近或从近至远的环形图案;视标3包含线性透视和大小知觉恒常性2种深度线索,动态表现从远至近及从近至远的连续变化的车行轨迹;视标4去除线性透视深度线索,仅表现视标3中车的大小的动态变化。纳入26名22~26岁的受试者,球镜度数平均为(-4.06±1.99)D,柱镜度数平均为(-0.38±0.41)D,在矫正视力下单眼分别注视50 cm和33.3 cm的视标,采用Grand Seiko WAM-5500近红外开放视野自动验光仪,以5次/s的调节反应记录方式,全程记录受试者在注视变化过程中的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

结果

在50 cm的注视距离下,由大小知觉恒常性和线性透视共同作用时(注视视标3),由近处的距离感知引起的调节反应值为(1.52±0.46)D,远处为(1.37±0.46)D,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由大小知觉恒常性独立作用时(注视视标4),大车的调节反应值为(1.43±0.35)D,小车为(1.43±0.3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7)。在33.3 cm的注视距离下,由大小知觉恒常性和线性透视共同作用时(注视视表3),由近处的距离感知引起的调节反应均值为(2.40±0.53)D,远处为(2.35±0.5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由大小知觉恒常性独立作用时(注视视标4),大车的调节反应均值为(2.38±0.48)D,小车为(2.39±0.5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0)。只有线性透视深度线索(注视视标3)参与的由远近距离的心理感知所引起的总调节微波动曲线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结论

单眼的空间深度知觉在一定距离可以影响调节反应。构成空间知觉的深度线索中,线性透视提供了高层次的深度知觉,对调节反应水平及波动幅度起主要作用,而大小知觉恒常性依赖于线性透视等其他深度线索的辅助,其本身对调节反应水平及波动幅度的作用微小,甚至起反向作用。

引用本文: 陈茹茹, 吕帆, 王瑞珺, 等.  单眼深度知觉对调节反应的影响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6) : 519-524.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6.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6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人的视知觉不是单纯的光学信息加工过程,还包含了一个复杂的心理物理学过程。空间深度知觉的获得除了依靠双眼建立的立体视觉外,单眼的深度空间知觉也可以通过许多环境和心理因素,如线性透视、大小知觉恒常性等提供的线索而形成。线性透视在美术学上定义为利用线条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即物体规律排列而形成的线条或互相平行的线条由近及远向中间汇聚的趋势,表现为物体的影像呈近大远小的现象。大小知觉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个体对物体大小的感知并不完全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也不随着视网膜上视像的大小而变化,其知觉映象仍按实际大小而感知。深度知觉与调节的关系研究表明,对双眼失去视功能的受试者进行优势眼的调节训练可一定程度地提高受试者的单眼深度知觉水平。可见,调节对单眼深度知觉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深度知觉是否对调节具有反作用呢?Takeda等的随机点试验研究发现,受试者在注视蕴藏深度信息的油画作品时(图1),随着视注意力从远处"房子"到近处"人物"的转移,调节反应逐渐增大,在进行40 cm距离的注视试验中发现受试者的调节差异为0.6~0.8 D。但是,此幅图像中包含了多种深度空间的线索,如起伏的地平面体现的线性透视、远处物体的遮蔽、近处与远处目标的大小信息等。如此多种的深度空间线索使得受试者对试验结果的理解较为复杂,尚不能确定何种深度信息是诱发调节的主要因素。同时,这种静态的视标不能排除"远近内容"的差异及视标大小的差异对调节的影响,也不能呈现调节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再者,电脑验光仪视标的设计巧妙地运用了这种空间深度知觉与调节的关系。那么,人在注视具有深度感的"远处"气球(图2)时是否会放松调节以抵消测量仪器本身所产生的近感知性调节呢?本研究探究受试者对不同距离下所包含的不同深度线索产生深度知觉过程中调节的动态改变,并排除视标大小等影响因素,分析线性透视和大小知觉恒常性深度线索在调节反应及波动中所起的作用,为调节训练仪器的研究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