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小鼠经角膜视网膜下腔注射的方法学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7) : 600-60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7.005
摘要
背景

小鼠是眼科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和眼底病研究的常用动物模型,视网膜下腔注射是上述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该技术的操作流程对研究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目前对具体的视网膜下腔注射操作方法的介绍鲜见报道。

目的

观察小鼠经角膜视网膜下腔注射对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2月龄SPF级C57BL/6J小鼠充分扩瞳后,在眼科专用手术显微镜下用301/2G一次性注射针头在角巩膜缘内侧穿刺小鼠右眼角膜,用带有33G平针头的微量进样器沿穿刺口进入并绕过晶状体后到达玻璃体,然后逐渐进针至视网膜下腔隙,缓慢推注1 μl质量分数0.1%荧光素钠生理盐水注射液。根据注射后注射液在视网膜下腔的分布范围不同将实验眼分为80%~100%范围组和50%~70%范围组,模拟操作组以相同的方向进针至视网膜下腔但不注射溶液,小鼠的对侧眼(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4只眼。分别于注射后1、2、3 d及注射后5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法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的形态结构变化;于注射后5周时记录各组小鼠的视网膜电图(ERG),然后制备小鼠视网膜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

注射眼注射后视网膜绿色荧光范围>50%且无明显并发症者为注射成功,成功率>70%。OCT观察显示,注射后1 d可见注射区域视网膜神经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脱离,局部视网膜隆起,注射后2 d注射区域视网膜复位。注射后5周,模拟操作组、50%~70%范围组、80%~100%范围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ERG b波振幅分别为(386.25±37.88)、(357.50±41.03)、(324.25±53.45)和(410.50±14.88)μV,4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74,P=0.047),正常对照组ERG b波振幅明显高于80%~100%范围组(均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模拟操作组、50%~70%范围组和80%~100%范围组小鼠神经层与RPE层分离,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增生和移位,其中50%~70%范围组和80%~100%范围组小鼠注射点周围区域视细胞外节排列紊乱。各组小鼠未注射区域视网膜各层结构均正常。

结论

经角膜视网膜下腔注射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操作方法。

引用本文: 戚艳, 戴旭锋, 张华, 等.  小鼠经角膜视网膜下腔注射的方法学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7) : 600-60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7.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视网膜疾病相关的突变基因模型被发现[1],为相关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随着视网膜变性疾病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已在小鼠眼中实施了大量的实验以开展人类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临床前研究[2,3,4,5,6,7,8]。研究发现,大多数视网膜变性疾病发生于感光细胞或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因此相关的临床前试验需要经视网膜下腔注射途径注射治疗载体以治疗相邻的光感受器细胞和RPE细胞,其主要原因在于视网膜下腔具有高度的免疫赦免特性,是基因治疗的理想部位。目前所用的视网膜下腔注射有2种方法,即经角膜途径视网膜下腔注射和经巩膜途径视网膜下腔注射,均可用于视网膜眼底疾病小鼠模型的基因治疗等[3,4,5,6,7,8,9,10,11,12,13,14],但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经巩膜途径注射不会损伤角膜,但注射后视网膜隆起范围较小,载体感染率低,且白内障发生率高,一般用于眼球较大但晶状体体积相对较小的实验动物和睑裂及眼球还没发育完成的新生小鼠,而经角膜途径的视网膜下腔注射主要用于啮齿类成熟动物,注射时针头可绕过晶状体,白内障发生率低[9],且进针注射点在视网膜后极部,注射范围大。曾有报道大鼠经角膜途径视网膜下腔注射的应用[9],小鼠作为视网膜变性疾病的常用研究模型,视网膜下腔注射的详细操作方法鲜有报道。经角膜视网膜下腔注射易导致视网膜脱离,小鼠角膜表面做一穿刺口可致小鼠眼底形成自发性视网膜脱离,且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可自行恢复[10]。目前经角膜视网膜下腔注射所致的大面积自发性视网膜脱离及注射液不同的脱离范围的分布对小鼠视功能的影响鲜有研究。本研究中拟探讨最优的视网膜下腔注射方法及其对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