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睑缘炎分离细菌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7) : 642-64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7.015
摘要
背景

睑缘炎是诱发其他眼表疾病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细菌感染在慢性睑缘炎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明确引起感染的细菌类型和有效抗菌药物对于睑缘炎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对睑缘炎患者的睑板腺分泌物和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探讨睑缘炎的细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前睑缘炎和后睑缘炎患者各45例,并纳入同期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首诊近视患者45例作为对照,用棉拭子收集患者双眼结膜囊分泌物和睑板腺按摩后排出的分泌物,采用肉汤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分别计算睑板腺分泌物和结膜囊分泌物中不同细菌的眼数分布;然后将细菌转种于血琼脂平板培养基,采用M-H培养基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检查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敏感的菌株及其敏感率。

结果

前睑缘炎组、后睑缘炎组和对照组间标本中的细菌总阳性率分别为81.1%、76.1%和65.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P=0.00);前睑缘炎组和后睑缘炎组睑板腺分泌物细菌阳性率分别为84.4%和7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3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P=0.03);前睑缘炎组、后睑缘炎组和对照组结膜囊分泌物的细菌阳性率分别为77.8%、73.3%和62.2%,3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0,P=0.06)。3个组标本中的细菌谱相似,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多见,但对照组未检出前睑缘炎组和后睑缘炎组标本中均存在的肺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利福平敏感,敏感率>70%,但对左氧氟沙星和红霉素不敏感。棒状杆菌对上述药物的敏感率较高。肺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妥布霉素较为敏感,而革兰阴性杆菌对上述5种药物敏感率较低。

结论

细菌参与睑缘炎的发病,睑缘炎患者眼部分泌物中的细菌阳性率、细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均不同于正常人,治疗时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引用本文: 王颖, 卢弘. 睑缘炎分离细菌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7) : 642-64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7.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睑缘炎是常见的外眼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近年逐步受到重视。目前,按睑缘炎的形态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包括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1];按睑缘炎发生的解剖位置分为前睑缘炎和后睑缘炎;按睑缘炎的发生机制分为葡萄球菌性、脂溢性、脂溢性混合葡萄球菌性、脂溢性继发睑板腺性和睑板腺角膜结膜炎等[2]。Kelly等[3]研究发现前睑缘炎以睑缘毛囊感染为主要表现,后睑缘炎与睑板腺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细菌感染是睑缘炎的主要病因之一[4]。睑缘炎与睑板腺功能障碍和干眼等在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上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严重者可继发角膜结膜病变,极易误诊,对其治疗过程中长期存在滥用抗生素等问题。根据2011年《睑板腺功能障碍诊断和治疗》标准,按照睑缘炎的感染部位,分为前睑缘炎和后睑缘炎。前睑缘炎主要以睑缘前唇感染为主,即毛囊及腺体感染为主;后睑缘炎主要是以睑缘后唇感染为主,即睑板腺感染为主,均与细菌感染相关。本研究中对前睑缘炎、后睑缘炎患者双眼结膜囊分泌物及睑板腺按摩排出的脂类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观察睑缘炎的细菌谱分布及药物的敏感性,为睑缘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