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眼病候选基因芯片在一汉族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8) : 699-703.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8.006
摘要
背景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累及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遗传性致盲眼病。RP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较复杂,具有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随着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手段应用于RP致病基因筛查。

目的

通过眼科基因芯片测序方法探讨一常染色体遗传RP家系临床表型及其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于2013年6月在重庆市荣昌县收集一汉族RP家系,对该家系所有患者进行眼科检查确诊后,抽取12名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各1 ml,应用华大基因眼科芯片目标区域捕获技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该基因芯片覆盖了眼病相关的基因编码区(包括59个RP候选基因),选择家系内2例RP患者(Ⅱ5、Ⅱ7)的DNA样本进行目标区域捕获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对共有的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

结果

该家系为常染色体遗传的RP家系。通过基因芯片分析发现该家系Ⅱ5和Ⅱ7患者存在2个共有基因突变:USH2A(c. 3065T>C,p. Phe1022Ser)突变和PDE6A(c. 1699G>A,p. Ala1319Gly)突变,家系其他成员检测结果表明2个基因突变未与疾病共分离。该眼科基因芯片高通量测序技术虽然未定位该家系致病基因,但快速排除了RP常见候选基因,为进一步分析奠定了研究基础。

结论

采用基于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的眼科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RP常见候选基因,是眼科疾病遗传研究的一项适用且高效的新方法。

引用本文: 周晓敏, 黄辉, 王瑛, 等.  眼病候选基因芯片在一汉族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5,33 (8): 699-703.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8.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而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缩窄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眼病[1]。RP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3 500,在中国的发病率为1/3 467[2],全世界约有150万以上RP患者,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RP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RP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P、X连锁RP、双基因遗传RP及线粒体遗传RP[3]。在各RP遗传类型中,15%~25%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5%~25%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P,5%~15%为X连锁RP,40%~50%为散发型,双基因突变遗传RP和线粒体遗传RP仅占极少数。遗传因素在R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关于各遗传类型RP的分子遗传研究甚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及后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一整套的序列和结构分析注释工具及专门的序列数据库软件被广泛应用,荧光标记核酸自动测序仪被普遍使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等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基因研究。RP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最新的研究表明可能有超过60个基因与RP相关,由于RP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缺乏对应关系,因此常规的RP候选基因Sanger测序筛查有一定的盲目性,成功率低,而直接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成本较大。本研究主要通过眼科基因芯片测序这一新方法对一RP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旨在快速、准确地筛选已经明确的RP致病基因与该家系的相关性。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