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对EAU大鼠抗原特异性T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10) : 870-87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10.002
摘要
背景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有效治疗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减轻组织损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在研究中。

目的

研究MSCs对大鼠EAU模型中T细胞亚群和抗原递呈细胞(APCs)的影响。

方法

收集6只清洁级4~6周龄Wistar雄性大鼠双侧股骨、胫骨骨髓,采用贴壁培养法纯化Wistar大鼠骨髓MSC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清洁级Lewis雌性大鼠分为MSCs组和PBS组,每组6只。于Lewis大鼠单后足及背部皮下注射200 μl含30 μg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1177-1191多肽片段R16及完全弗氏佐剂(CFA)的乳化液以建立EAU模型,造模后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眼部炎症表现。造模后9~11 d,MSCs组大鼠每日经尾静脉注射密度为5×106/ml的MSCs悬液1 ml;PBS组大鼠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等容积的PBS。造模后15 d,分离各组大鼠脾脏和引流淋巴结中的T细胞及AP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脾脏和引流淋巴结中γ干扰素(IFN-γ)阳性CD4 T细胞、白细胞介素-17(IL-17)阳性CD4 T细胞和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阳性CD4 T细胞的比例,以评估辅助性T细胞1(Th1)、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的作用;依据各组T细胞与APCs共培养的方式不同分为PBS共培养组、PBS-MSCs交叉培养组、MSCs-PBS培养组和MSCs共培养组,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3、1.0、10.0 μg/ml)的R16抗原进行刺激,无R16抗原刺激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测定各组大鼠T细胞吸光度(A)值,计算T细胞增生指数。

结果

造模后11、12、13和14 d,MSCs组大鼠眼前节炎症评分均明显低于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25、5.100、4.250、3.400,均P<0.05)。与PBS组大鼠比较,MSCs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IFN-γCD4 T细胞比例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51、4.376,均P<0.05);MSCs组大鼠脾脏和引流淋巴结中IL-17CD4 T细胞比例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0、4.925,均P<0.05),Foxp3CD4 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2、-2.825,均P<0.05)。PBS共培养组大鼠脾脏T细胞增生指数随着R16抗原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各自质量浓度(0.3、1.0和10.0 μg/ml)R16刺激条件下,MSCs共培养组T细胞增生指数较PBS共培养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00、0.000);在R16质量浓度为1.0 μg/ml和10.0 μg/ml条件下,MSCs-PBS交叉培养组和PBS-MSCs交叉培养组T细胞增生指数均明显低于PBS共培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 μg/ml R16:P=0.001、0.000;10.0 μg/ml R16:P=0.000、0.000)。

结论

MSCs可通过同时抑制EAU大鼠体内抗原特异性T细胞和APCs的功能以及上调Treg细胞比例来发挥对大鼠EAU的治疗作用。

引用本文: 白伶伶, 张灵君, 郑慧, 等.  间充质干细胞对EAU大鼠抗原特异性T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10) : 870-87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10.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8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尤其是慢性和复发性葡萄膜炎。传统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且对部分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各种生物制剂已用于葡萄膜炎的治疗,如多种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但仍存在感染等潜在不良反应,而且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有多种细胞应答通路的参与,拮抗单一细胞因子的药物不具有治疗特异性。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仍是葡萄膜炎治疗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体外扩增的MSCs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以抑制自身免疫、抗肿瘤免疫以及移植免疫等多种类型的免疫应答,诱导抗炎效应和/或免疫耐受状态。与单纯拮抗单细胞因子的抗体制剂不同,MSCs可以同时在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发挥调节作用。此外,MSCs还具有抗炎、促进创伤愈合、营养神经以及增强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等特性,因而在治疗累及视网膜功能的葡萄膜炎方面具有传统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法比拟的优点。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MSCs可以有效治疗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减轻组织损害。目前,MSCs治疗葡萄膜炎过程中细胞免疫的具体机制仍待阐明。本研究中进一步观察MSCs对大鼠EAU模型中T细胞亚群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的影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