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
重视对种植瘤的研究,迎接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的新变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11) : 961-964.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11.001
摘要

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治疗经历了眼球摘除、外放射治疗和以全身化学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这3个主要阶段,但玻璃体和视网膜下腔的种植瘤一直是RB治疗的挑战和难点,也是传统治疗方法失败的主要原因。随着眼部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对种植瘤生物学行为的观察更为详细,对种植瘤的认识更为深入。临床研究证实,治疗药物不易到达种植瘤内,从而导致瘤细胞的进一步生长。针对种植瘤的特性,近年来研究出定向局部化学治疗方案,包括球周化学疗法、选择性眼动脉灌注化学疗法、玻璃体腔药物注射等,结果令人鼓舞,提示RB的治疗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但如何通过对种植瘤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来选择化学治疗药物、如何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等问题逐渐成为治疗的新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引用本文: 陈大年, 高静歌. 重视对种植瘤的研究,迎接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的新变革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5,33 (11): 961-964.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11.0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和生命。近20年来,国际上对RB的治疗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身化学疗法,即化学减容法结合多次局部治疗的方案正逐步取代RB的外部放射疗法,在新的国际眼内RB分期标准(international intraocular RB classification,IIRC)指引下,极大地提升了RB的治疗效果,开创了RB治疗的新纪元[1,2],这些方案和标准在中国也得到了很好地推广和应用[3,4]。近10年来RB的治疗策略再次悄然转变,以球周化学疗法、选择性眼动脉灌注化学疗法(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IAC)和玻璃体腔注药化学疗法(intravitreous chemotherapy,IVitC)为代表的RB定向局部化学治疗方案已成为新的潮流,RB治疗方法迎来了新的变革[5,6]。纵观这一变革的趋势,主要靶向长期以来RB治疗的难点,即玻璃体和视网膜下腔的种植瘤[7]。在中国,很大一部分RB患者就诊时已是病变的中期或晚期,普遍存在玻璃体或视网膜下腔不同程度的瘤细胞种植[8],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是患者生存的障碍。因此深入研究、观察RB种植瘤的生物学特性,积极探索并实践新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中国RB的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存质量非常重要。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