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频域OCT对IMH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11) : 1019-102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11.012
摘要
背景

Gass理论认为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多由于玻璃体皮质对黄斑区切线方向上的牵拉引起,而频域OCT(SD-OCT)研究发现黄斑区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DIOA)与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有密切关系,但利用深度增强成像(EDI)技术观察IMH患者手术前后DIOA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关系,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

利用SD-OCT及其EDI技术研究光感受器内节/外节(IS/OS)层和SFCT在IMH手术前后的变化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眼IMH患者40例40眼,患者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术者完成23G玻璃体切割术,并由同一操作者采用SD-OCT EDI模式测量患者手术前后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DIOA和SFCT,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法分析IMH患者DIOA与SFCT间的关系。

结果

术后IMH患者中,黄斑裂孔闭合者34眼,裂孔封闭率为85%。术眼术前DIOA平均值为(1 280±753)μm,术后6个月为(656±322)μm,手术前后DIO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9, P=0.000)。术眼术前平均SFCT为(130±43)μm;术后6个月为(140±38)μm,手术前后SF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7,P=0.175)。手术前及手术后术眼DIOA与SFCT测量值的变化均呈负相关(术前:r =-0.748,P=0.000;术后:r=-0.686,P=0.001)。

结论

IMH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中心凹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DIOA与SFCT的变化方向相反,提示IMH患者光感受器IS/OS的变化与脉络膜的血流灌注状态参与IMH的发生。

引用本文: 肖泽锋, 罗娜, 李发标, 等.  频域OCT对IMH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5,33 (11): 1019-102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11.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视力的眼底疾病。传统Gass理论认为IMH多由于玻璃体皮质对黄斑区切线方向上的牵拉引起[1],但频域OCT(spectral domain-OCT,SD-OCT)研究发现黄斑区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diameter of inner segment/outer segment absence,DIOA)与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有密切关系[2]。近年来随着深度增强成像(enhanced depth imaging,EDI)技术在SD-OCT中的运用,某些眼底病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变化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IMH患者手术前后光感受器DIOA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dial thickness,SFCT)的关系,探讨脉络膜血流灌注因素在IMH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