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早产大鼠与正常大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的比较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34(1) : 49-5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6.01.010
摘要
背景

早产是儿童视觉系统形态和功能发育异常以及伴发眼部疾病的高危因素。观察早产新生大鼠的视网膜结构以及功能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早产对新生大鼠神经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相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28只SD孕鼠随机分为细菌脂多糖诱导早产(LP)组、米非司酮诱导早产(RP)组、剖宫产早产(CP)组和正常对照组,LP组、RP组孕鼠于孕18 d时分别于腹腔内注射细菌脂多糖(LPS),剂量为20 μg/kg或皮下注射米非司酮,剂量为10 mg/kg诱导早产,CP组孕鼠于孕19 d行剖宫产,正常对照组孕鼠于孕22 d自然产鼠,每组每窝10~12只幼鼠。分别于各组幼鼠出生后4、7、10和14 d麻醉后用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对幼鼠进行体循环灌注,摘取左侧眼球行视网膜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幼鼠神经视网膜各层分化情况,并计数各层视网膜的细胞层数。分别于出生后14、21和28 d记录大鼠视网膜电图(ERG)国际标准化5项反应,检测各组幼鼠视网膜功能,对早产模型鼠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出生后4 d和7 d,LP组、CP组和RP组幼鼠视网膜神经母细胞层数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组:t=-7.07、-4.97,均P<0.01;CP组:t=-6.45、-3.61,均P<0.01;RP组:t=-6.38、-3.35,P=0.00);出生后10 d和14 d,LP组、CP组和RP组幼鼠视网膜内核层和外核层细胞层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同龄正常对照组幼鼠比较,出生后14、21和28 d,LP组、CP组和RP组幼鼠ERG Rod-b波、Max-a波、Max-b波、OPs、Cone-b波和闪烁光ERG振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14 d,与正常对照组幼鼠比较,LP组幼鼠Max-a、b波潜伏值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3.31,均P<0.01),CP组幼鼠Rod-b波、Max-b波和Cone-b波潜伏值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2.61、-2.16,均P=0.02);RP组幼鼠Max-b潜伏值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组出生后21 d鼠Max-a、b波潜伏值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8、-3.45,均P<0.01),出生后28 d鼠Max-b波潜伏值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1,P<0.01)。

结论

早产幼鼠出生后早期神经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发育过程较正常幼鼠均滞后,可能是早产儿视网膜疾病发病的解剖学基础。

引用本文: 杨湘敏, 李蓉, 王雨生, 等.  早产大鼠与正常大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的比较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 34(1) : 49-5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6.01.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早产儿提前脱离子宫内的生长环境,处于敏感发育阶段的视觉系统暴露于外界环境,且早产儿出生后从母体中获得与视觉系统发育相关的Ω-3族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机会被剥夺[1,2,3],因此早产成为患儿视觉系统形态和功能发育异常以及伴发眼部疾病的高危因素[4,5]。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早期眼部结构发育及后期视觉功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视觉损害和眼部发育的异常情况较为常见,如弱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6,7],因此研究早产儿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由于获得人体相关研究材料困难,且研究已证实早产啮齿动物能更好地模拟人类早产儿出生时的生理病理状态[8],故早产大鼠模型已用于多种相关疾病的研究。为系统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本研究中拟观察早产新生大鼠的视网膜结构及功能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为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