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细菌纤维素膜作为生物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可行性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34(2) : 121-124.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6.02.006
摘要
背景

目前角膜移植仍是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主流方法,但角膜供体的不足使角膜移植疗法的应用受到限制。组织工程角膜上皮为角膜移植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中组织工程角膜的支架研究也是研究热点之一。细菌纤维素膜已作为生物材料广泛用于医药领域,其在组织工程角膜的支架研究方面的应用值得关注。

目的

以细菌纤维素膜作为支架,研究体外培养的兔角膜上皮细胞在细菌纤维素膜上生长情况,评估细菌纤维素膜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收集1月龄的新西兰白兔角膜上皮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角膜上皮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中CK-3的表达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将第2代兔角膜上皮细胞消化后分别接种于细菌纤维素膜和培养皿,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两组细胞的生长情况。于接种后第3天角膜上皮细胞在细菌纤维素膜上贴壁达到融合时加入10 ml含5 μl钙黄绿素-AM+20 μl溴乙非啶同二聚体的无菌PBS(LIVE/DEAD细胞活性毒性检测),评估2种培养法细胞的活性率。细菌纤维素膜上培养的细胞固定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检查角膜上皮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

结果

兔角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后1周左右细胞生长良好,呈铺路石样排列并融合,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培养的细胞CK-3表达阳性。接种于细菌纤维素膜上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呈圆形或椭圆形,呈铺路石样排列,LIVE/DEAD染色后活细胞细胞核呈绿色荧光,细胞存活率为100%。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细菌纤维素膜上培养的兔角膜上皮细胞呈椭圆形,可见膜表面丰富的页状突起、丝状伪足及细胞间连接,并可观察到处于分裂相的细胞。上皮细胞通过丝状伪足紧密贴附于细菌纤维素膜。

结论

兔角膜上皮细胞在细菌纤维素膜上生长状态良好,细菌纤维素膜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一种新型生物学材料。

引用本文: 曹静洁, 张琛, 赵少贞, 等.  细菌纤维素膜作为生物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可行性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 34(2) : 121-124.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6.02.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眼外伤、感染性角膜炎以及遗传性角膜病等均是致盲角膜病,角膜病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角膜移植仍是治疗角膜盲的主要方法,但目前角膜移植疗法存在较多局限性,如角膜植片供体不足、移植失败、免疫排斥反应等[1,2]。因此,组织工程角膜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为角膜盲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体外重建除了需要理想的种子细胞外,支架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组织工程支架是种子细胞生长、增生及分化的载体,必须满足材料透明、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合适的降解速率、无毒性且有一定韧性的要求。目前应用于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支架材料较多,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细菌纤维素膜是一种天然的纳米生物材料,具有纯度高、弹性模量高、生物相容性良好、透明度高、可降解等特点,已用于人造皮肤、医用敷料以及组织工程等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3,4,5,6],但其在角膜组织工程中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中以细菌纤维素膜作为支架材料进行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研究,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支架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