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囊袋内软壳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34(3) : 239-243.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6.03.010
摘要
背景

硬核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手术易导致角膜水肿和后囊膜破裂,研究证实软壳技术在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术中能有效减轻角膜水肿,但仍存在后囊膜破裂的风险。术中将软壳技术应用于囊袋内对晶状体后囊膜是否同样可以起保护作用,目前少有报道。

目的

观察囊袋内软壳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按Emery核硬度分级为Ⅳ~Ⅴ级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60例168眼。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将患眼分为囊袋内软壳技术组78例80眼和常规软壳技术组82例88眼,前者术中应用囊袋内软壳技术实施3.0 mm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者术中应用常规软壳技术,2个组基线特征匹配。记录2个组术中超声乳化累计释放能量(CDE)及手术时间,观察后囊膜是否完整。分别于术后1 d、1周和1个月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2个组术眼术后角膜水肿和前房炎症反应,采用TOPCON角膜内皮镜测定术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测定术眼BCVA及眼压变化。

结果

囊袋内软壳技术组术眼CDE和手术时间分别为(20.13±8.34)%和(14.28±2.17)min,常规软壳技术组分别为(19.67±5.24)%和(15.36±3.49)min,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6,P=0.376;t=0.403,P=0.518)。术中后囊膜破裂者囊袋内软壳技术组1眼,常规软壳技术组7眼。囊袋内软壳技术组术眼术后1 d、1周和1个月BCVA≥0.5者分别占78%、83%和92%,常规软壳技术组分别为56%、71%和89%,囊袋内软壳技术组在术后1 d和1周BCVA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30,P=0.027;χ2=4.361,P=0.032)。囊袋内软壳技术组和常规软壳技术组术眼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6.97%和7.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间在术前和术后1周眼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囊袋内软壳技术组术后1 d的眼压值为(20.16±4.23)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常规软壳技术组的(17.38±5.21)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P=0.037)。

结论

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囊袋内软壳技术的术眼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常规软壳技术低,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引用本文: 韩卫, 陈彬川, 李佳佳. 囊袋内软壳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 34(3) : 239-243.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6.03.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眼科手术设备和显微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术式,但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及后囊膜破裂的风险较大,故硬核白内障成为超声乳化术的相对禁忌证[1]。软壳技术是近年来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的新技术,即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采用具有不同流体力学特征的黏弹剂辅助手术过程[2]。该技术能有效减轻角膜水肿,但仍存在后囊膜较易破裂的风险。本研究中将传统软壳技术应用在囊袋内对硬核白内障施行3.0 mm切口超声乳化术,评估改良软壳技术操作对后囊膜的保护作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