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测定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的可重复性评价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34(4) : 357-36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6.04.015
摘要
背景

准确评估角膜总屈光力对于白内障术中拟植入人工晶体屈光力的预测和角膜膨隆的诊断至关重要。

目的

研究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评估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的可重复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1年7—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LASIK的术后复查者36例68眼,术前受试者等效球镜度为-1.75 ~-10.00 D,平均(-4.95±2.08)D。利用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对角膜模拟屈光力(SimK)、前表面屈光力(Ka)、后表面屈光力(Kp)、基于高斯厚透镜公式的总屈光力(KG)和基于光路追击原理的总屈光力(Kray)进行测量,每眼重复测量3次。采用变异系数(CV)、标准差(SD)、Cronbach α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ICC)对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估,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各次测量之间95%一致性区间(LoA)。

结果

Galilei 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重复测量的SimK、Ka、Kp、KG和Kray 参数的CV分别为0.24%、0.28%、-0.37%、0.31%和0.32%,Cronbach α系数均>0.9,ICC均>0.982。Bland-Altman分析显示各次测量结果之间的95%LoA比较窄,SimK、Ka、Kp、KG和Kray的95% LoA上下限绝对值的最大差值分别为0.37、0.46、0.09、0.45和0.49 D。

结论

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检测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各次测量间的误差在临床上是可以接受的。

引用本文: 华焱军, 王勤美, 黄锦海, 等.  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测定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的可重复性评价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 34(4) : 357-36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6.04.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准确的评估角膜屈光力对于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前IOL屈光力的预测[1,2,3]和角膜源性疾病的诊断[4,5]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常用的评估角膜屈光力的设备有手动角膜曲率计、自动角膜曲率计和角膜地形图仪等,其原理是测量角膜前表面中央区一定范围内的曲率半径并使用标准角膜屈光指数计算出模拟的角膜屈光力(simulated keratometry,SimK)[6]。该算法对于正常人角膜屈光力的评估结果较为准确,但是对于接受过角膜屈光手术者来说,由于其角膜前表面变得平坦,且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的比值较正常人已发生了改变,这种算法得到的SimK不准确[7,8]。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由2个Scheimpflug摄像系统和1个Placido盘角膜地形图系统组成,可分别测量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得出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并运用光路追击法获得角膜总屈光力。既往研究证实其对正常人角膜屈光力的评估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1,9],但关于测量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的可重复性少有文献报道。本研究中拟全面评估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测量LASIK术后眼角膜屈光力的可重复性。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