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排运转蛋白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全身组织器官的细胞膜转运蛋白,它可以将进入细胞内的外源性物质,包括药物等转运出细胞外,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该蛋白亦分布于角膜、虹膜、睫状体、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等眼部组织,每种转运蛋白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异性底物及抑制剂。外排转运蛋白通过其对药物的外排转运功能影响不同给药途径中药物在眼内的利用和分布。深入研究外排运转蛋白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清除时所起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眼部给药的机制和设计给药方略,为临床眼部给药和给药途径的开发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人体内许多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是由分布于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的转运蛋白来实现的,转运蛋白在物质进出细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转运蛋白底物的药物等外源性物质,通过转运蛋白的转运进出细胞,进而作用于其相应的靶点。目前,两类人类基因组中主要的蛋白载体亚家族被证实存在,他们分别是溶质转运载体蛋白(soute carrier superfamily,SLC)和ATP依赖型跨膜转运载体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ABC),其中溶质转运载体蛋白包含55个家族和至少362个转录密码子。ABC包括7个家族和48个成员,其中大多数是ATP驱动的主动外排转运蛋白,包括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7(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7,MRP1-7)、P-糖蛋白(P-gp/MDR1)、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4类。ABC可将进入细胞内的外源性物质,包括药物等逆浓度梯度转运出细胞外,对细胞起保护作用。研究证实,这些蛋白亦广泛分布于人眼,特别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中,并在人眼部给药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