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全外显子组测序法对中国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34(10) : 896-899.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6.10.006
摘要
背景

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是目前研究致病基因突变较为理想的检测手段。

目的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中国汉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ADCC)一家系的3例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筛选该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中国汉族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共有4代48人家系成员,其中Ⅰ1和Ⅰ2已去世。在Ⅱ、Ⅲ、Ⅳ代中各取1例患者的静脉血8~10 ml,采用全外显子捕获和新一代测序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与人类HA PMAP8、dbSNP130和1000 Genome Project数据库进行比对,过滤已报道的常见变异后,再过滤掉同义突变,最后通过Sanger法测序排除外显子测序的假阳性结果,筛选出候选基因,并对其进行突变筛查。

结果

该家系的所有成员中共11例患病者,且各代均有患病者,男女发病比例相当,符合ADCC的遗传规律,所有患者均为核性白内障。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在各候选基因中,主要内源性蛋白(MIP)基因是ADCC的已知基因,故采用Sanger法首先对MIP基因进行验证并确定杂合突变(chr12:56845250 C>T)为该家系的致病突变。该突变位于剪切位点上,造成由第4外显子编码的61个氨基酸被亮氨酸-组氨酸-丝氨酸所替代,导致异常截短蛋白的产生。

结论

MIP基因剪切位点的杂合突变是导致该ADCC家系致病的分子发病机制。

引用本文: 布娟, 刘敬, 庞宏蕾, 等.  全外显子组测序法对中国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6,34 (10): 896-899.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6.10.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发病率为0.01%~0.06%,约1/3以上的患者与遗传有关。目前先天性白内障的已知致病基因有44个,其中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autosomal dominant congenital cataract,ADCC)相关的致病基因至少有22个[1],包括10个晶状体蛋白(crystallin,CRY)基因(CRYAA、CRYAB、CRYBB2、CRYBB3、CRYBA4、CRYBA1/A3、CRYGC、CRYGD、CRYGS)、4个膜蛋白基因[缝隙连接蛋白基因(CJA3、GJA8)、主要内源性膜蛋白(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基因(MIP26)和晶状体内在膜蛋白(lens inner membranaire/membran protein,LIM1/MP)基因(LIM1/MP19)]、4个转录调节因子(MAF、PITX3、HSF4、PAX6)、细胞骨架蛋白基因之一(BFSP2)、上皮细胞激酶基因(EPHA2)、染色质修饰蛋白基因(CHMP4B)以及铁蛋白轻链基因。随着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的成本逐年下降,促进了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能检测待测组织中所有突变的外显子基因,是目前研究致病基因突变较为理想的检测手段。由于ADCC的致病基因较多,为了广泛收集ADCC患者的致病基因谱,积极开展ADCC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机制的研究,本研究拟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的方法对中国汉族一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