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再出血的防治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35(1) : 69-7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7.01.014
摘要
背景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目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主要方法,但其主要术后并发症为眼内再出血。雷珠单抗是目前常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但其与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疗法是否能够降低PDR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有待研究。

目的

探讨PDR患者行25G玻璃体切割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疗效及其是否可防止术后再出血。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诊断为Ⅴ~Ⅵ期PDR并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患者60例66眼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接受的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和药物联合手术组,单纯手术组49例34眼,接受25G玻璃体切割手术,药物联合手术组25例32眼,先行0.05 ml(0.5 mg)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并于注射后1周行25G玻璃体切割手术。分别于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检查和比较2个组术眼的视力;观察和比较2个组术后1 d、3~7 d和术后1个月术眼眼底再出血的发生率。

结果

药物联合手术组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不同等级视力的眼数和百分数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73,P=0.412;Z=0.113,P=0.737;Z=1.755,P=0.185;Z=2.474,P=0.116);注药联合手术组术后1 d和3~7 d眼内再出血者分别为1眼,而单纯手术组分别为9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药联合手术组术后≥1个月无眼内再出血者,而单纯手术组为4眼。

结论

PDR患者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前1周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可有效降低术后眼内再出血的发生率。

引用本文: 马列, 黎晓新.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再出血的防治作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 35(1) : 69-7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7.01.01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且增生性DR(proliferative DR,PDR)对视力危害较大。目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PDR的主要方法,但存在着术中及术后再出血的风险。PDR的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应尽可能剥离纤维增生膜,解除对视网膜的牵拉,但新生血管的管壁结构不完整且与视网膜粘连紧密,剥离过程中极易导致反复出血,引起医源性裂孔,增加术后发生新的出血的风险[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主要的促新生血管形成因子,研究表明雷珠单抗可中和分泌型VEGF,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再出血的机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本研究拟对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PDR的术后疗效和术后再出血情况进行比较,为PDR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