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35(3) : 267-271.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7.03.017
摘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种由脑组织合成并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小分子碱性蛋白。研究发现,BDNF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视网膜感光细胞(RPCs)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均有保护、营养及抗凋亡作用。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由于RPCs及RPE细胞凋亡引起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RP动物模型证实了BDNF的长期给药对于RP的治疗价值。然而BDNF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且无法跨越血-视网膜屏障由循环系统输送到视网膜,这给BDNF用于RP的治疗带来了挑战。为了使BDNF在眼内可以稳定持续地释放,多种新型给药方式已被尝试,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移植技术、高分子材料缓释系统及滴眼液等。本文就BDNF对RP治疗的研究现状及BDNF的新型给药方式做一综述。

引用本文: 闫博婧, 李根林.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 35(3) : 267-271.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7.03.01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retinal photoreceptor cells,RPCs)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渐进性凋亡或死亡引起患者夜盲、视野缺损及中心视力下降的疾病[1],具有遗传性和异质性,目前已有190个相关基因及近3 100种基因突变被证实与RP相关,该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致盲眼病之一[2]。RP的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口服维生素、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Ca离子拮抗剂等,然而疗效欠佳。近年研究人员发现了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为代表的神经营养因子(nervous tissue growth factors,NTFs)可以由眼内细胞分泌,对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RPCs和RPE细胞均有保护、营养及抗凋亡作用。所以应用BDNF控制RP的细胞凋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