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患病人群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增加,关于近视的治疗方法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眼科研究的热点之一。药物治疗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减缓近视发展的方法,药物对近视发展的干预已成为越来越受期待的治疗方式,其中毒蕈碱拮抗剂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毒蕈碱拮抗剂对不同M受体具有不同的干预途径和作用效果。本文中分析阿托品、哌仑西平、托吡卡胺和盐酸环戊通等毒蕈碱拮抗剂的药理、药效和不良反应以探究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其临床价值,并对毒蕈碱拮抗剂治疗近视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近视是由于眼轴延长或曲率变化等原因引起的、造成平行光线汇聚于调节静止状态眼的视网膜前方而致视远不清的一种屈光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公布的数据,目前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总人口中近视的患病率分别超过25%、40%和31%。由于文化和人种的特点,中国人群的近视发病率极高,居世界第二,近视人口数量庞大,列全球第一;中国青少年中近视患病率更高,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国学龄前儿童近视患病率约为10%,而在高中毕业生中则高达50%~80%。目前近视的治疗方法在减缓近视发展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是这些办法并不能真正做到让近视停止发展或者回退,只能减缓近视的发展。目前,最值得期待的近视治疗方式包括毒蕈碱拮抗剂、双焦软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屈光手术、多焦眼镜和角膜塑形镜。Walline等对多种近视的干预措施效果进行Meta分析发现,近视矫正不足会轻微地增加近视的发展,欠矫要比足矫每年多增长0.15 D;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对近视增长无明显干预作用;渐进多焦眼镜、双光镜对近视发展有较小的减缓作用,配戴多焦点眼镜(包括渐进多焦和双光镜)比佩戴单光镜片的儿童每年近视少进展0.16 D;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发展有40%的抑制作用;减缓近视发展最大的正向影响因素是毒蕈碱拮抗剂。本文就毒蕈碱拮抗剂减缓近视发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