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35(07) : 660-663.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7.07.018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也是成人盲的主要原因之一。DR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激光治疗等不能从根本上治疗DR。近年研究发现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DR进行细胞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MSCs具有再生潜能并在视网膜的修复中起作用,但移植后MSCs的生存能力及归巢能力差,降低了其治疗效率。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能促进MSCs的增生并抑制MSCs凋亡。本文就MSCs联合他汀类药物在DR治疗中的应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武斌, 陈松.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 (07): 660-663.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7.07.01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高血糖诱导神经胶质细胞、视网膜神经元、内皮细胞产生病理改变及血-视网膜屏障(blood retinal barrier,BRB)受损,造成视网膜的缺血、缺氧,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导致玻璃体大量出血,出现不可逆性盲[1]。现今大多数的治疗方法是建立在抑制或破坏新生血管的基础上的[2],但其效果不甚理想。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赦免等特性[3,4],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近年来,MSCs移植治疗DR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5],但其存在体内存活率低、分化效率低、归巢能力差的缺点[6,7,8]。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与MSCs的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现将MSCs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DR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