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评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35(11) : 1014-1018.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7.11.012
摘要
背景

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严重损害患眼视力,手术难度较大,如何选择和优化手术方法仍是研究热点。

目的

探讨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IM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纳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大直径IMH患者[平均直径为(814.31±112.95)μm]42例42眼。所有患眼均施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体积分数12% C3F8填充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并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仪检查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变化,评估裂孔闭合率,评估和比较手术前后患眼BCVA、光感受器内段/外段(IS/OS)缺损范围、外界膜缺损范围和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结果

术后12个月患者黄斑裂孔闭合率为97.6%(41/44)。术后1、3、6和12个月患者BCVA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32,P<0.001);术眼术前及术后1、3、6和12个月IS/OS缺损范围分别为(1 112.00±45.44)、(859.00±84.55)、(649.00±52.47)、(486.00±46.88)和(320.00±45.13)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61,P<0.001),其中术后1、3、6和12个月术眼IS/OS缺损范围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前和术后1、3、6和12个月外界膜平均缺损范围分别为(1 038.00±39.63)、(748.00±64.12)、(585.00±48.88)、(438.00±42.84)和(265.00±28.97)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459,P<0.001),术后1、3、6和12个月外界膜缺损范围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值大于术后3、6、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OCT显示黄斑裂孔底部高反射信号物质消失,即移植的游离内界膜分解代谢。

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IMH是安全、有效的,移植的游离内界膜仅作为临时性胶质细胞增生支架,不会形成永久性瘢痕。

引用本文: 郝玉华, 席瑞洁, 韩悠, 等.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评估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 (11): 1014-1018.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7.11.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严重损害患者中心视力。随着对内界膜在黄斑裂孔形成中的作用及其防治研究的开展,目前认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术仍是治疗IMH的常用术式[1,2],研究发现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率可达90%以上[3,4,5]。IMH治疗后黄斑裂孔的闭合情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裂孔直径、病史等,直径大于500 μm的大直径黄斑裂孔或病史长于1年的慢性黄斑裂孔术后闭合率较低。国内外研究者对常用的黄斑裂孔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出现了很多新的手术方法,如裂孔周围放射状切开术或内界膜翻转等,以期提高IMH的手术成功率[6,7,8,9],但内界膜翻转技术在二次黄斑裂孔手术或曾接受过内界膜撕除术的黄斑前膜、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等中,其应用则受到一定限制。研究表明内界膜组织能诱导神经胶质细胞增生[7]。本研究中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治疗大直径IMH,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和分析。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