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与眼部增生性疾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35(12) : 1135-1138.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7.12.017
摘要

眼部增生性疾病,如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脉络膜新生血管、角膜新生血管等常导致眼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晚期治疗效果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RNA转录本,虽不能直接编码蛋白质但可通过各种途径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广泛参与调控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凋亡、增生、分化等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参与多种眼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有望成为其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lncRNA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及其与PVR、DR、脉络膜新生血管、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黄晓波, 邹海东. 长链非编码RNA与眼部增生性疾病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 (12): 1135-1138.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7.12.01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外伤、手术、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可诱发眼部增生性疾病,如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us retinopathy,PV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角结膜瘢痕、后发性白内障和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瘢痕等[1,2,3,4]。这些疾病有一个相似的发病过程,即在生长因子、纤维连接蛋白等趋化因子的作用下眼部非肿瘤性细胞迅速增生或新生血管形成导致眼部组织增生、重构,甚至瘢痕形成,正常功能细胞被纤维结缔组织所取代,严重者眼球解剖结构受破坏而形成难治性致盲眼病。虽然手术、激光光凝、抗增生性药物等技术的开发应用丰富了眼部增生性疾病的治疗手段,但是晚期病例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5,6,7,8]。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通过各种机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被证实参与了调控视网膜组织的发育和晶状体的老化[9,10,11,1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也参与多种眼部增生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有望成为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lncRNA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及其与PVR、DR、脉络膜新生血管、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