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式眼底影像特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36(1) : 46-50.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1.010
摘要
目的

分析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式眼底影像特征,为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4例25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视力测定、彩色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上述方法无法确诊的患者加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分析不同类型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视力情况、FFA显示的瘤体直径和补充检查的影像特征。

结果

25眼均为单个瘤体。视网膜大动脉瘤位于颞侧动脉者22眼,鼻侧动脉者3眼。出血型视网膜大动脉瘤16眼,渗出型视网膜大动脉瘤2眼,静止型视网膜大动脉瘤7眼。3种不同类型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不同视力等级的眼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7,P=0.001)。受检眼中20眼FFA影像中可见瘤体,FFA未发现的5眼中经ICGA和OCT可见瘤体。本组检测的平均瘤体直径为(330.65±43.09)μm,平均动脉直径为(134.70±10.74)μm,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4,P=0.000)且呈显著正相关(r=0.867,P=0.000)。

结论

依据FFA可对多数视网膜大动脉瘤做出明确诊断,ICGA和OCT可对诊断做必要补充。位于较大直径正常动脉上的瘤体也较大。对视网膜大动脉瘤进行分型有助于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选择。

引用本文: 董淑倩, 李秋明.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式眼底影像特征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 36(1) : 46-50.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1.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视网膜大动脉瘤于1973年由Robertson[1]首次报道,又称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是指发生在视网膜动脉第3级分支以内的视网膜动脉或小动脉血管管壁局限性瘤样膨胀,多呈囊样或梭形。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与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全身情况有关[2]。视网膜大动脉瘤的自然病理过程可能出现自发性纤维化或血栓形成,最后在没有任何治疗的情况下进行退化,这部分没有症状的视网膜大动脉瘤可能会疏漏[3,4,5]。部分视网膜大动脉瘤瘤体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其周围可形成大量黄白色硬性渗出,导致黄斑水肿;也有约50%的瘤体可在机械压力的作用下破裂,导致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多样,需与Coats病、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等血管性疾病鉴别[6]。为进一步探讨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本研究对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或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等多模式眼底成像检查,为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