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
重新审视房水流出阻力,正确选择粘小管手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36(4) : 248-25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4.003
摘要

粘小管手术是一类经粘小管引流房水的手术的统称。因其并发症少,尤其是无滤过道瘢痕化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面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术式,临床医师必需客观理性地认识。本文阐述了粘小管与房水阻力及青光眼之间的关系、临床上所观察到的青光眼患者中存在的粘小管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手术的演变、各类粘小管手术(小梁切开术、小梁消融术、iStent植入术、激光小梁打孔术、粘小管成形术和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的设计原理及效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这类手术的认识。

引用本文: 张虹, 王军明. 重新审视房水流出阻力,正确选择粘小管手术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 36(4) : 248-25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4.00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在过去数十年,尽管人们对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有了不同程度的更新,但是在青光眼的手术治疗上,青光眼医师面临的选择并不是很多。小梁切除术仍然被认为是抗青光眼治疗的主流术式,效果虽好[1],但是存在诸如滤过泡瘢痕化、晚期滤过泡漏、滤过泡炎、眼内炎、低眼压等众多并发症。重建自然通道是人们对青光眼手术的终极追求,能避免滤过性手术的一些并发症,减少损伤。作为房水流出通道上重要的一个环节,粘小管是人们设计这类手术的必经之路。近些年来,人们对粘小管与房水流出阻力的关系认识不断加深,各类粘小管手术不断涌现。对于临床医师而言,需要结合相关研究,正确看待粘小管手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