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
眼成像技术的发展对促进眼屈光研究至关重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36(5) : 321-32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5.001
摘要

近年来,众多的眼屈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探究眼屈光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大量眼成像技术及分析系统孕育而生,并被应用于眼屈光问题,如近视、老视等的机制探究以及全眼的生物参数测量等方面。伴随着实验室研究的进展,眼成像技术飞速发展,在眼科各领域中广泛应用。眼成像技术的发展对促进眼屈光研究至关重要,其发展应以"在体无损、客观精准"为基本需求,向着"实时动态、智能化分析"的发展方向,以实现"视觉认知反馈系统监控技术"的调控效应研究。

引用本文: 吕帆, 沈梅晓. 眼成像技术的发展对促进眼屈光研究至关重要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 36(5) : 321-32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5.0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眼屈光问题,尤其是近视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颇多,无论涉及模型动物还是临床上以人为研究主体的队列研究,都需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关键生理或病理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是组织结构性或功能性、静态或动态、诸多参数的复合,从而客观定量结构或功能的变化,直接揭示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调控核心或关联环路。因此,在体、客观、精准、无损等特点的眼球成像技术发展,同时通过人工智能化,对推进眼屈光领域研究至关重要。从眼发挥屈光作用的角度来看,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既复杂又有趣,除了角膜、晶状体、眼轴等直接发挥屈光"光学部件"的作用外,眼球构架中其他组织也在屈光及其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眼屈光及其功能的研究不仅涉及眼屈光问题本身,还涉及各种眼部疾病及其康复机制的研究,如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同时涉及诸多功能视觉问题的探索,如视觉疲劳、老视等。眼成像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拓宽了研究思路,同时为我们搭建了跨界合作的人才集聚平台,让医师提出的临床问题与光学工程师和信息分析测算专家的智慧交汇,加速了临床科学问题探究的进程。本文将从眼球复合结构和特征及其屈光问题出发,评述眼成像技术的意义,结合团队相关研究,分析如何充分利用光学工程与眼科学等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为眼屈光问题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