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一家系致病位点筛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36(7) : 533-53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7.010
摘要
目的

筛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一家系的基因致病位点,为POAG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05年1—8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纳入POAG一个家系,详细收集病史及临床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对家系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应用国际公认的遗传连锁分析方法,根据等位基因(单倍体)分型结果,应用两点法分别计算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标志物的LOD值,以最大LOD值确定阳性位点。

结果

该家系共4代35名成员,患病者18例,表型正常者17人。患者属于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均可见视盘损害和典型视野缺损。患者在儿童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双眼视力减退及视野缺损,视功能损伤比较严重。2号染色体上有3个STR标志物LOD值均大于3.0: D2S2369(LOD值4.003 3)、D2S2332(LOD值3.840 2)、D2S337(LOD值4.752 0)。该家系在这3个遗传标志物附近有遗传连锁。该家系阳性位点定位在15号染色体短臂到16号染色体短臂2区,遗传距离约为9 Mb,位于标志物D2S2369和D2S2397之间。

结论

GLC1H为该POAG大家系的遗传连锁位点,为中国汉族POAG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引用本文: 王俊妨, 马文江, 林婴, 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一家系致病位点筛查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 36(7) : 533-53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7.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指无明显原因且前房角开放的情况下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和相对应视野缺损的致盲眼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青光眼是在全球仅次于白内障的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病因。POAG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遗传因素起了很大作用[1]。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一些青光眼的致病位点和相关基因已被定位。本研究对一个原发中国汉族POAG家系,采用ABI3100遗传分析仪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筛查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