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中国无脉络膜症患者自然病程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36(7) : 519-52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7.007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无脉络膜症(CHM)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表型特征,描述CHM患者自然病程变化特点。

方法

纳入2009年4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并满足在最短5年内至少随诊2次的CHM患者。对患者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以及最佳矫正视力、彩色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视野、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

结果

共纳入来自7个家系的10例中国汉族CHM患者。10例患者均经分子遗传学检测明确致病位点,其中2种为新发突变。患者初诊年龄为8~52岁,中位数年龄为44岁。初次-末次就诊时间间隔为5.03~7.24年,平均6.08年。初诊视力(logMAR)为0.0~2.0,平均初诊视力为0.56(约为小数视力0.28)。初诊年龄>35岁者中心视力已明显受损,并呈较快速度下降。OCT结果提示CHM患者中央视网膜厚度呈现先增厚后变薄的趋势,部分患者可见外层视网膜管样结构。患者残留视野与初诊年龄呈高度负相关(r=-0.861,P<0.001)。10例患者中5例因眼底病变程度重,无需行fERG检查,2例患者呈明视、暗视反应降低,另3例患者记录不到fERG反应。

结论

中国CHM患者可能病情更重、进展更快。外层视网膜管样结构是该病OCT重要表现。视野、fERG仅适用于评价早早期患者的病情。

引用本文: 韩筱煦, 李蕙, 吴世靖, 等.  中国无脉络膜症患者自然病程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 36(7) : 519-52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7.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无脉络膜症(choroideremia,CHM,MIM# 303100)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视网膜变性疾病,以进行性光感受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及脉络膜的萎缩为特征。国外文献报道CHM的患病率为1/50 000~100 000[1,2]。CHM男性患者多在儿童期出现夜盲,随后出现进行性周边视野缺损,病变累及黄斑时出现中心视力下降;女性携带者除屈光不正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眼底主要表现为斑驳的、马赛克样色素改变,这种眼底改变可以被Lyon提出的X染色体不平衡失活假说所解释[3]。CHM致病基因为CHM基因,位于Xq21.2,包含15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含有653个氨基酸的蛋白REP-1(Rab Escort Protein 1)[1,4],其在细胞内囊泡转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5,6,7]。目前对于该病的病理机制仍不明确,关于光感受器细胞、RPE、脉络膜的萎缩是独立发生还是按照某种顺序相继发生仍存在多种假说。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RPE细胞首先萎缩,随后发生光感受器细胞受损,最终脉络膜萎缩[8]。2016年,CHM基因治疗的Ⅰ/Ⅱ期临床试验(http://www.ClinicalTrials.gov,#NCT01461213)验证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预示着CHM或将成为基因治疗的热点。因疾病自然病程的发展规律与"治疗窗"息息相关,对于CHM自然病程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自然病程研究需基于对大量病例的长期随访及资料收集,这对患病率极低的CHM来说异常困难,因而世界范围内对于该病自然病程的研究很有限,西方几篇关于自然病程的研究也多是基于中心视力,且结论不一[9,10,11,12]。中国CHM患者的临床研究仅报道了不到10个家系[13,14,15],多是基于临床表现的个案报道,更无涉及自然病程的纵向研究出现。目前中国CHM患者临床表型特征及中国人群与西方人群在自然病程发展上是否一致等尚未阐明,这些问题对于明确该病的病理机制、基因治疗的时机都十分关键。本研究中对10例中国汉族CHM患者进行基因型及临床表型分析,且首次对中国CHM患者进行自然病程的纵向研究,这有助于决定中国患者的基因治疗时机,了解中国人群与西方人群临床表型的差异。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