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眼球摘除术后结膜囊内置入眼模对眼眶骨组织的刺激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36(10) : 761-76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10.005
摘要
目的

观察眼模置入幼兔结膜囊后其眼眶骨组织的变化。

方法

选用1月龄新西兰幼兔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间隔2周组、间隔4周组和单纯眼球摘除组,每组20只。间隔2周组、间隔4周组和单纯眼球摘除组兔摘除右眼球,左眼保留,间隔2周组兔术后每隔2周更换1次更大号眼模,间隔4周组每4周更换1次更大号的眼模;单纯眼球摘除组兔仅摘除眼球但不置入眼模;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螺旋CT扫描法测定兔眼眶骨CT值;采集实验兔静脉血各3 ml,分别采用骨钙素检测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和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NPP底物-AMP缓冲液法)测定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质量浓度。术后3个月处死实验动物制备双眼眼眶骨切片行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

各组兔术眼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各手术组兔眶骨CT值测量值方差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单纯眼球摘除组、间隔2周组和间隔4周组血骨钙素质量浓度分别为(48.55±7.99)、(59.80±2.96)、(57.94±5.20)和(55.96±3.22)μg/L,血碱性磷酸酶质量浓度分别为(232.40±118.23)、(284.20±130.41)、(284.66±132.69)和(232.96± 54.39)μg/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710、0.281,P>0.05)。光学显微镜下各组兔右眼眼球摘除后均有不同程度眼眶发育畸形及骨组织吸收现象,间隔2周组与间隔4周组骨切片组织病理学表现相似,未见明显眶骨组织发育畸形,骨吸收现象较弱,间隔4周组少数几张视野可见破骨细胞;单纯眼球摘除组可见明显眶骨组织发育畸形,骨吸收现象明显,可见较多破骨细胞;正常对照组及各手术组兔左眼眶骨未见组织病理学表现异常。

结论

与眼球摘除后不置入眼模兔比较,眼球摘除后结膜囊置入眼模眼眶骨组织发育更好。眼球摘除后结膜囊置入眼模可刺激眼眶骨的发育。

引用本文: 刘晓瑛, 胡竹林, 康剑书, 等.  眼球摘除术后结膜囊内置入眼模对眼眶骨组织的刺激作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8,36 (10): 761-76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10.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人眼发育过程中眼球随着发育体积不断增长,眼眶容积的增加需要眼球对眶骨的压力,是促进眼眶骨腔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llizarov提出的牵拉骨再生的生物学理论已在骨科临床广泛应用[1],其在眼科领域也得到了肯定。在临床上,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12岁以下儿童因各种原因,如先天性小眼球或无眼球、眼球肿瘤等导致眼球发育障碍,或者眼球摘除而失去足够的眶内压时会严重影响眼眶及面部发育[2]。正常儿童颅面部的发育依赖于眼眶的生长发育,而骨性眶腔的增大与眼球发育有密切关系,眼眶的大小与眼球的存在与否及其发育情况密切相关,眶内压力直接影响眼眶的发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5岁前的眼球摘除儿童采取眶内植入物扩张方法时需根据眼眶发育的情况定期更换适宜大小的植入物,以维持一定的眶内压,促进眼部骨骼的发育[3,4]。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增加眶压的方法,如眼球内植入义眼台、可膨胀性球形组织扩张器、自膨胀水凝胶眶内植入物等,但以上方法均需在全身麻醉手术下进行,并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次手术,而眼眶内置入眼模无需麻醉和手术过程,患儿容易接受,可定期根据患儿发育情况更换合适型号的眼模,以达到刺激眼眶及面部发育、防止结膜囊狭窄的目的[5,6] ,为患儿发育稳定后义眼台植入等美容手术奠定基础。为了研究眼模对眼眶产生刺激作用的机制,探讨更换眼模的最佳时机及频率,本研究将观察眼模对兔眼眶骨组织发育的刺激作用,为临床上眼模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