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全外显子组测序联合SnaPshot技术分析华南地区汉族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遗传易感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36(10) : 774-779.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10.008
摘要
目的

研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遗传易感性。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在东莞眼病研究中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相关患者共220例,其中100例糖尿病患者和120例PDR患者。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22例不伴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23例PDR患者(PDR组)的外周血样本DNA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InDel等鉴定,筛选出其中具有显著差异的9个外显子区域位点,采用SnaPshot技术对78例不伴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97例PDR患者进行9个位点的SNP分型,并分析其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性。

结果

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75个位点SNP与PDR相关联(P<0.01),涉及53个基因,其中11个位点位于外显子区,7个突变属于非同义突变。SnaPshot SNP分型技术验证其中9个显著差异的位点,发现其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PDR组和糖尿病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7种单倍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ap1和Hap4可能会降低PDR的患病风险[均比值比(OR)<1,P<0.05)],Hap2可能会增加PDR的患病风险(OR>1,P<0.05)。

结论

华南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PDR的发生存在遗传易感性。

引用本文: 谢洁, 蒋正轩, 张良, 等.  全外显子组测序联合SnaPshot技术分析华南地区汉族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遗传易感性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8,36 (10): 774-779.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10.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高度特异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工作年龄人群首位不可逆盲眼病,被世界卫生组织界定为现阶段继白内障之后的第二大防盲重点眼病。在中国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8%视力丧失[2],其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导致严重视功能损害的主要类型。DR病因错综复杂,DR发生及发展与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血压等密切相关[3]。不是所有血糖控制欠佳、长病程、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都发生DR,而一些严格控制血糖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同样可以出现视网膜病变[4]。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DR具有显著的种族差异和家族聚居现象[5],提示遗传因素在DR易感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本研究以华南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PDR患者为病例组,以不伴有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联合SnaPshot SNP分型技术筛选与PDR发生可能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相关的易感基因。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