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移行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36(12) : 902-907.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12.002
摘要
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移行的抑制作用。

方法

收集2015年5—7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初发翼状胬肉患者术中切除的胬肉组织,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翼状胬肉组织成纤维细胞(PFBs),波形蛋白细胞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取第3~5代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利用甲基偶氮四唑(MTT)法检测不同摩尔浓度雷帕霉素处理条件下的细胞活力。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雷帕霉素组,划痕试验观察各组细胞的迁移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24 h MKI6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fibronectin、caspase3、mTOR及LC3B mRNA表达情况。

结果

体外培养的PFBs为长梭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MTT检测显示,雷帕霉素处理的PFBs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30 μmol/L雷帕霉素组细胞活力为0 μmol/L雷帕霉素组的(76.67±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 μmol/L被选择为后续实验工作浓度。划痕后48 h,正常对照组细胞相对划痕宽度为(2.45±0.76)%,明显低于雷帕霉素组的(35.40±1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组细胞增生标志物MKI67、细胞成肌纤维化标志物α-SMA和细胞骨架蛋白fibronection、mTOR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自噬标志物LC3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1)。

结论

雷帕霉素可能通过阻断mTOR通路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生、移行和纤维化,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雷帕霉素可能成为预防翼状胬肉进展及术后复发的有效药物。

引用本文: 吴迪, 孙晓楠, 杜林, 等.  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移行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8,36 (12): 902-907.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12.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翼状胬肉是中国常见的眼表疾病,不仅能够引起患者的眼表不适及影响外观,还可因角膜散光和翼状胬肉遮挡瞳孔而引起视力下降。翼状胬肉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可达24%~89%[1,2,3,4],联合羊膜移植或自体结膜瓣移植等方法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但仍存在0.57%~27.27%的复发率[5,6,7,8]。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新生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是翼状胬肉进展和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中常在术中使用丝裂霉素来降低术后的复发,但由于丝裂霉素毒性作用和非特异性作用机制,可能导致结膜切口不愈合、巩膜融解、角膜上皮及内皮损伤等不良反应[9]。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抗增生和抗纤维化药物是翼状胬肉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丝氨酸/酪氨酸激酶,在调控细胞代谢、增生、存活以及老化方面起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mTOR通路在肺脏、皮肤、肝脏、肾脏等组织的纤维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抑制mTOR通路可以有效缓解上述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生与纤维化[10,11,12,13]。本研究拟观察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pterygium fibroblasts,PFBs)增生和移行的影响,为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减少术后的复发提供新的药物。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