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人工视网膜的设计与技术挑战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37(1) : 73-7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9.01.016
摘要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类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也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盲性疾病。近年来,RP的基因疗法、神经营养疗法、干细胞疗法等迅速发展,其中手术植入人工视网膜(又称视网膜假体)用于恢复RP、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患者的视力,并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人工视网膜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研究和试验过程,目前根据植入位置不同主要分为三大类,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人工视网膜植入后,患者所获得的视觉经验与视力丧失之前完全不同。患者能否有效利用重新获得的人工视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术后的康复训练过程。虽然人工视网膜在一定程度上为失明患者重见光明带来了一定的希望,但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本文将从人工视网膜的发展历史、分类、术后康复及其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概述,期望为人工视网膜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引用本文: 陈碧池, 吕帆. 人工视网膜的设计与技术挑战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 37(1) : 73-7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9.01.01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类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RP全球患病率约为1∶5 000[1,2]。临床上表现为暗适应减弱和夜盲,先失去周边视力,并呈进行性进展,直至丧失中心视力[3]。近年来RP的基因治疗、神经营养治疗和干细胞治疗迅速发展,但神经营养治疗主要是减缓细胞的死亡和伴随的视力丧失,并不能阻断或逆转病程的进展,而基因疗法仅适用于少数患者,干细胞治疗所涉及的移植细胞功能和细胞连接问题仍有待解决[4]。RP病理过程中黄斑部光感受器近乎完全丧失,但黄斑部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的生存率仍较高,分别达80%和30%[5,6],植入的人工视网膜可以代替受损的光感受器,并刺激下游视觉通路,有效地恢复晚期RP患者的功能性视力。人工视网膜也被用于晚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以恢复其视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7]。人工视网膜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初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工视网膜研究有了显著进展。植入人工视网膜后患者视力恢复有赖于术后的康复训练。目前,已有相关文献介绍了人工视网膜的研究进展[8,9,10],本文将在其基础上综述人工视网膜的发展历史、分类、术后康复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