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飞秒激光制瓣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37(2) : 111-11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9.02.008
摘要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和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值,探讨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稳定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纵向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1—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6例91眼,其中FS-LASIK组27例53眼,SBK组19例38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1周及1个月用Oculyzer系统测量角膜顶点(中央区)和直径2、4、6 mm同心圆上(旁中央区、近周边区、周边区)共27个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比较FS-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

结果

FS-LASIK组术后1 d、1周和1个月角膜后表面中央区高度差分别为(-0.924±1.859)、(-1.151±1.586)和(-0.940±1.994)μm,周边区高度差分别为(1.046±1.667)、(1.172±1.566)和(1.023±1.622)μm,旁中央区和近周边区发生极微后移和前凸;SBK组术后1 d、1周和1个月角膜后表面中央区高度差分别为(-0.684±1.454)、(-1.053±1.723)和(-0.553±1.572)μm,周边区高度差分别为(1.207±1.317)、(1.327±1.529)和(1.208±1.415)μm,旁中央区及近周边区发生极微后移和前凸;2个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中央区、旁中央区、周边区和旁周边区高度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S-LASIK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中央区及旁中央区只有等效球镜度(SE)、手术切削深度(AD)2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其他两区域自变量术前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TCT)、SE、AD、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RBT)、切削比(AD/TCT)均未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

FS-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顶点发生轻微后移和周边部发生轻微前凸,术后1周时变化最明显,术后1个月时有所恢复。FS-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均发生轻微变化,但不足以引起角膜扩张,随着预矫正屈光度和AD增加,角膜后表面形态越容易受到影响。

引用本文: 王同梅, 廖荣丰. 飞秒激光制瓣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 37(2) : 111-11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9.02.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角膜刀制瓣逐渐被飞秒激光制瓣所取代,术后临床效果得到加强,但术后医源性角膜膨隆仍有发生[1]。研究表明,术后可能发生的医源性角膜膨隆、圆锥角膜的前驱表现即为角膜后表面逐渐向前膨隆[2]。研究表明,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后表面发生变化[1,3,4,5,6,7],然而既往研究多采用Orbscan系统来获得眼前节参数[3,4,5,6],该仪器测量的准确性尚存在争议[2]。研究发现,Orbscan系统在测量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厚度上存在明显偏差,可能影响其对角膜后表面的形态分析[8,9]。基于Pentacam原理的Oculyzer(德国Oculus公司)对角膜后表面高度的测量优于Orbscan系统[2,10,11,12]。本研究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和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术后早期各时间点特定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并对FS-LASIK术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术后早期角膜稳定性及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