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
重视我国眼科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37(8) : 599-60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9.08.002
摘要

"人工智能(AI)+医疗"的结合为提升医疗质量、创新临床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眼科AI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当前眼科AI研究面临的挑战是:高质量、标准化眼科图像数据库缺乏;眼科AI算法创新能力不足;眼科AI系统的通用性欠缺;眼科AI研发的创新方向单一和局限。推动我国眼科AI研究发展的思路与策略包括:建立标准化、特征信息关联的眼科影像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加强AI创新性算法研究;研发覆盖多场景、多通道、多层级的眼科AI系统;探索眼科AI应用的创新模式。通过交叉协作,协同创新,结合虚拟现实、移动5G、功能成像、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变革性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脑科学计划、类脑功能研究的启动,推动我国眼科AI的跨越式发展。

引用本文: 袁进, 李萌. 重视我国眼科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 37(8) : 599-60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9.08.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指应用机器模仿人类或类人类大脑功能的能力,去学习问题和解决问题[1]。近年来随着基于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对抗神经网络、DuerOS对话式AI技术的突破,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AI发展迅猛。不论是科研机构还是创新企业,都在致力于不断探索AI的创新模式和应用前景。斯坦福大学2017年在Nature上发表研究成果,证实通过对129 450张图片包含2 032种疾病类型的临床影像数据的学习,形成了针对皮肤癌的AI算法,准确率可达91%以上[2]。Gulshan等[3]在JMMA上也发表了通过对128 175例眼科医生标记眼底照片的学习,可获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筛查的AI系统,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可达90%以上。刘奕志教授团队在不同层级医生中验证了白内障AI诊断系统的准确性,经过良好训练的AI系统诊断准确率与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级职称眼科医生相当[4]。在众多专业领域中,医疗领域已被认为是AI应用的最佳模式之一,借助于其高效、准确的特点,有望解决医疗资源不足、医生培养周期长、医疗质量层次不齐等医疗行业的痛点。"AI+医疗"的结合为提升医疗质量、创新医疗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眼科影像资源丰富,成为AI医疗落地应用的热点行业。目前,国内从事眼科AI系统研发的机构和企业众多,2018年4月,世界首款使用AI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医疗设备IDx-DR获得美国FDA批准,这一进展提升了眼科AI系统研发的热度。然而,在医疗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方向推进,逐渐向智能医疗阶段迈进的过程中,面对AI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与挑战需要更多的思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