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基于串联质谱标签技术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外肌蛋白组学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11) : 1006-1012.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802-00442
摘要
目的

使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方法筛选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继发限制性斜视患者和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眼外肌差异表达蛋白。

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TAO继发限制性斜视并行斜视矫正术5例患者的眼外肌标本,收集同期5例共同性内斜视行斜视矫正术患者的眼外肌作为对照。采用基于TMT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TAO组和对照组眼外肌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设定倍数变化≥1.2或≤0.83且P值<0.05作为筛选差异表达蛋白的阈值。利用UniProtGOA蛋白数据库和STRING蛋白网络互作数据库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基因本体(GO)注释、KEGG通路富集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结果

TAO组与对照组眼外肌总差异表达蛋白数量为53个,其中表达上调蛋白34个,表达下调蛋白19个。通过GO注释发现,按其生物学过程分类,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对刺激的反应过程、多细胞生物过程、代谢过程、发育过程、细胞内信号转导、正向生物调控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局部黏附、紧密连接、细胞骨架调控、凋亡等通路。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发现肌球蛋白重链2、肌球蛋白重链7、肌球蛋白调节轻链、α辅肌动蛋白2、纤维蛋白原α链和纤维蛋白原β链6个关键蛋白。

结论

TAO继发限制性斜视患者与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眼外肌中蛋白表达存在差异,肌球蛋白、辅肌动蛋白、细丝蛋白可能通过参与细胞骨架调控、局部黏附等参与TAO的发病机制。

引用本文: 孟庆娱, 梁舒婷, 王毅, 等.  基于串联质谱标签技术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外肌蛋白组学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11) : 1006-1012.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802-0044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411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眼外肌和眶脂肪等眼眶内组织以及甲状腺组织是免疫反应攻击的靶目标,可致眼外肌纤维瘢痕化、失去弹性和眶内软组织增容,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眼球突出、眼睑闭合不全、眼睑退缩迟落,甚至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等系列眼部特征。TAO常累及下直肌及内直肌,形成限制性下斜视和内斜视。TAO患者常出现明显复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TAO的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是一种多肽体外标记技术,采用多重同位素标签与肽段的氨基发生共价结合反应,可实现同时对10个不同样品中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TMT具有定量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差异表达蛋白分析研究中。本研究拟采用蛋白质同位素标记定量分析技术联合液相色谱TMT技术对TAO继发限制性斜视眼外肌和共同性斜视眼外肌进行测定,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并对这些蛋白的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出参与TAO发生和发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TAO的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