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内界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1) : 84-87.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620-00270
摘要

内界膜位于视网膜-玻璃体交界面,由Müller细胞的基底膜组成。近年来,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累及黄斑部的手术中,虽然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证实,但缺少必要的组织学依据,同时,大量研究显示,在各不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内界膜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目前的研究发现,炎症细胞、胶质细胞、玻璃体细胞的增生使视网膜玻璃体界面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而内界膜本身也可成为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支架,这些都将导致黄斑疾病的发生。本文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发性黄斑裂孔和特发性黄斑前膜这3种疾病中的内界膜组织学研究作一综述,以帮助更好地认识病理状态下的内界膜,从超微结构方面证实内界膜剥除的安全性及必要性。

引用本文: 冯姝颖, 解正高. 内界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进展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1) : 84-87.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620-0027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内界膜位于视网膜-玻璃体交界面,由Müller细胞的基底膜组成,它的玻璃体面往往是光滑的,而视网膜面是不规则的,填补了视网膜胶质细胞产生的不规则空隙[1]。人类内界膜的厚度在10岁之后开始趋于稳定,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保持不变,其中以黄斑区最厚[2]。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广泛应用于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黄斑裂孔(macular hole,MH)、黄斑前膜(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MEM)等多种黄斑部病变的手术中[3,4,5,6,7,8]。多个临床研究证实,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减轻顽固性DME、预防DME、MH和MEM的复发、恢复黄斑部正常的解剖结构及功能[9,10,11,12]。与此同时,有研究者认为,剥除内界膜时所使用染料的毒性及手术造成的Müller细胞结构改变,均可能影响术后视功能[13,14,15,16]。有研究者认为,剥除内界膜并未对患者预后产生特别有益的影响,不应作为常规术式,而应谨慎选择[17,18]。总之,内界膜剥除的安全性及必要性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