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
充分认识COVID-19相关眼部损害,努力提高诊疗水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2) : 104-109.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30103-00004
摘要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在全球持续大流行,给全球医疗模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更多积累的、新的医学资料提示SARS-CoV-2感染会侵犯患者多个器官,但对其引起的眼部相关病变特征及其危害仍缺乏足够认识。已有的临床资料发现,COVID-19相关眼病主要包括眼表炎性病变和眼后节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疾病不仅表现为急性炎性反应过程,还可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微血管栓塞性病理过程,给患者,尤其是首诊为眼科的患者视力预后可能带来长期影响,准确诊断COVID-19相关眼病是眼科医生面临的挑战。眼科医生应深入了解SARS-CoV-2感染者眼病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利用目前的眼科多模式影像检查以减少患者相关眼部疾病的漏诊和误诊,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疾病对视功能损害的风险。建议眼科临床工作者开展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多学科临床研究,以降低COVID-19相关眼病患者的致盲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引用本文: 魏文斌, 周楠. 充分认识COVID-19相关眼部损害,努力提高诊疗水平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2) : 104-109.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30103-00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2019年12月以来,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3月宣布COVID-19大流行[1]。COVID-19可表现为轻微的全身症状、肺部病变、败血症等,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进而危及患者生命。既往对COVID-19的诊断和治疗主要聚焦于患者的全身症状,然而,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SARS-CoV-2感染会影响眼部多个组织,进而引起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眼部病变。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患病率的不断攀升,感染后有视力受损主诉的患者也愈发增多。眼球是直接暴露于外界的感觉器官且具有透明的屈光系统,眼球组织解剖结构的特性既决定了眼球容易遭受微生物直接侵袭而发病的特点,同时也提供了可在直视下对眼底血管、神经和其他组织进行直接检查的条件,因此对系统性相关眼病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眼病的及时治疗,也有助于系统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并为病程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近年来眼科无创影像学检查设备不断更新和进步,如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可对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血管达到活体组织学显像的程度,为充分认识COVID-19相关眼病特征、选择规范化诊疗方法提供了可能,但部分COVID-19相关眼部病变仍然是隐匿的。眼科医师应充分了解COVID-19相关眼病的发生机制和相关症状,警惕COVID-19相关眼病。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