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周边虹膜切除联合房角分离及房角切开术治疗中晚期PAC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2) : 134-139.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20819-00383
摘要
目的

评估周边虹膜切除(SPI)联合房角分离(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邯郸市眼科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完成SPI+GSL+GT的中晚期PACG患者27例35眼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9(7,10)个月。采用ETDRS视力表及Goldmann压平眼压计分别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计算手术成功率,手术完全成功定义为不使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下,眼压控制在5~18 mmHg(1 mmHg=0.133 kPa)且眼压较基线下降20%,无威胁视力的并发症,无需接受额外的抗青光眼手术,无光感丢失;条件成功定义为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条件下达到完全成功的标准。

结果

术眼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为(15.69±3.70)mmHg,明显低于术前的(30.83±8.8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8,P<0.001);眼压平均降低13.00(8.00,21.00)mmHg,降幅为44.00%(34.78%,60.00%)。术后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为0(0,1)种,较术前的2(0,3)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59,P<0.001)。术前、术后6个月BCVA分别为0.80(0.63,1.00)和0.80(0.6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3,P=0.777)。手术完全成功率为62.86%(22/35),条件成功率为91.43%(32/35)。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6/35)、一过性眼压升高(3/35)和术后浅前房(4/35),未发生威胁视力的并发症。

结论

SPI+GSL+GT是治疗中晚期PACG安全、有效的方法,为PACG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引用本文: 林凤彬, 路平, 宋云河, 等.  周边虹膜切除联合房角分离及房角切开术治疗中晚期PAC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2) : 134-139.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20819-0038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8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732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青光眼是全球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致盲患者中约50%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中国目前约有1 010万PACG患者,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50%。手术是PACG治疗的一线方案,根据是否合并白内障,早期PACG首选虹膜周边切除术(surgical peripheral iridectomy,SPI)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EI),中晚期PACG首选小梁切除术或PEI联合小梁切除术。但小梁切除术存在创口较大、浅前房、恶性青光眼以及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等可能,且术后需要长期的精细处理。因此,临床工作中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年轻、具有恶性青光眼特征的PACG患者,既往通常采用SPI联合术后降眼压药物替代治疗。微创青光眼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MIGS)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常见于各种形式的房角切开术(goniotomy,GT)。研究证实,在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PACG患者时,PEI联合房角分离术(goniosynechialysis,GSL)及GT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对于没有白内障手术指征的中晚期PACG,透明晶状体摘出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对于这一类型中晚期PACG的治疗,可否通过SPI联合GSL+GT来达到PEI联合GSL+GT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PACG的降眼压效果,并同时减少单纯SPI治疗高危PACG术后青光眼药物的使用,目前仍缺乏相关研究证据。本研究拟评估SPI+GSL+GT治疗合并透明晶状体或无明显白内障手术指征的中晚期PACG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这类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