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非成像视觉环路对生理活动和行为的调控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2) : 192-19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222-00859
摘要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视网膜视觉信号输出到大脑的终极神经元,可参与成像视觉(IFV)(图像形成)和非成像视觉(NIFV)(非图像形成)。视觉处理系统除了传递图像的视觉信息外,传入的光信号对人的生理活动和行为也会产生影响,称为NIFV。NIFV较少依赖于传统光感受器细胞产生的信号,而是由视网膜上一类特殊的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s)来完成。ipRGCs是RGCs中一类能表达感光黑视蛋白的细胞,其轴突投射至特定核团,参与调控多种NIFV行为,从基础生理调节(如心率和瞳孔大小)到更复杂的行为调节(如昼夜节律),甚至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如焦虑等情绪)。NIFV环路是对光的重要反应,ipRGCs在NIFV环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IFV环路对生理活动和行为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归纳ipRGCs投射核团与NIFV功能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觉认识。

引用本文: 袁满, 沈吟. 非成像视觉环路对生理活动和行为的调控作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2) : 192-19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222-0085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视网膜是重要的感觉器官,由一级神经元,即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对光刺激产生电信号,经二级和三级神经元,即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处理后,由三级神经元,即RGCs的轴突将视觉信号传递至大脑,从而可识别物体的颜色、对比敏感度,并感知物体的动态变化。然而,视觉处理系统除了传递图像的视觉信息外,传入的光信号对人的生理活动和行为也会产生影响,称为非成像视觉(non-image-forming vision,NIFV)。NIFV较少依赖于传统光感受器细胞产生的信号,而是由视网膜上一类特殊的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ipRGCs)来完成,可参与调节机体昼夜节律和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PLR),对人的情绪、防御、学习、睡眠和体温等发挥调节作用。自ipRGCs被发现以来,其对NIFV的调控机制及相关功能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NIFV环路与许多疾病相关[1]。本文就NIFV环路对生理活动和行为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归纳ipRGCs投射核团与NIFV功能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觉认识。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