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近视人群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全眼、角膜前表面及眼内散光的差异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3) : 271-27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522-00227
摘要
目的

探讨近视人群中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全眼、角膜前表面及眼内散光的差异。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3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拟接受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38例276眼,采用卡洞法测定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分别采用显然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获得球镜度、等效球镜度、全眼及角膜前表面散光。采用矢量分析法将全眼散光及角膜前表面散光分解为J0和J45,并计算出眼内散光值。

结果

主导眼的分布以右眼居多,占61.6%(85/138)。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球镜度和等效球镜度,全眼及角膜前表面散光值、J0、J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导眼眼内散光值为0.607(0.451,0.808)D,明显低于非主导眼的0.701(0.497,0.9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1)。

结论

在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球镜度和等效球镜度无明显差异的近视人群中,主导眼眼内散光明显低于非主导眼,低眼内散光可能是主导眼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本文: 张悦, 王雁, 徐路路, 等.  近视人群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全眼、角膜前表面及眼内散光的差异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3) : 271-27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522-0022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主导眼,又称主视眼、优势眼,是指双眼视觉输入过程中,选择性注视视轴方向的眼[1]。现有研究将主导眼定义为能主动诱发视觉活动的眼别,其在保证更优视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对侧眼的视觉输入,以减少复视等视功能障碍的发生[2,3]。早期,Hubel等[4]指出主导眼的形成由遗传因素决定;但近年来,有研究从神经电生理及动物模型等方面提出主导眼存在可塑性[5,6]。有研究提出屈光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导眼的形成[7]。目前,屈光状态与主导眼间的关系尚无定论,其中针对主导眼与散光关系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对象均为全眼散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主导眼及非主导眼角膜前表面散光、全眼散光以及眼内散光进行比较,并分析各种散光对主导眼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各种散光在主导眼的形成、稳定和维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