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对儿童近视进展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4) : 357-36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21003-00466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重复低强度红光(RLRL)照射对儿童近视进展的控制效果。

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gov和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ww.chictr.org.cn)中关于RLRL照射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2年9月,补充检索灰色数据库。根据PICOS原则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将数据导入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各研究数据的均值差和95%置信区间,比较单焦点框架眼镜联合RLRL照射治疗(试验组)与单独使用单焦点框架眼镜(对照组)干预前后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AL)的变化值。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

结果

检索到157篇文献,经过筛选后共纳入7项符合标准的高质量RCT研究,共1 038例儿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随访时间点(1、3、6、12、24个月),试验组均可显著控制近视儿童SE进展,减少AL增长;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1~24个月),试验组控制SE进展效果越强(0.14~0.93 D),减少AL增长效果越明显(0.07~0.48 mm)。635 nm和650 nm波长红光照射均可显著控制近视患者SE进展,减少AL增长。GRADE评级显示,SE变化量和AL变化量这2个结局指标为中等强度证据。

结论

基于当前中等强度证据显示,与单独使用单焦点框架眼镜相比,联合RLRL照射对儿童近视进展的控制效果更好。

引用本文: 张红梅, 朱云, 刘盛鑫, 等.  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对儿童近视进展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4) : 357-36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21003-0046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7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近视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近视的低龄化、高度化趋势越来越严重。预计到2050年,我国儿童近视患病率将超过84%。目前的近视防控措施,如角膜塑形镜、软性离焦角膜接触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尚存在不足。基于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显著降低学龄儿童近视的发生率,重复低强度红光(repeated low-level red light,RLRL)照射采用短时、反复、直接的视网膜照射,近年来成为辅助儿童近视治疗的手段之一。国内已形成《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辅助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共识(2022)》,为RLRL照射的应用提供规范性指导。但目前RLRL照射在我国刚探索性地用于儿童近视控制,其效果各研究报道不一,尚缺乏最新的循证医学评价证据。本研究通过检索大量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单焦点框架眼镜联合RLRL照射治疗与单焦点框架眼镜单独使用控制近视儿童屈光度进展和眼轴增长的效果,并按PRISMA规范进行报告,为RLRL用于儿童近视控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